会议报道 >【多学科真菌感染治疗】肺曲霉病:人群不同、表型不同、策略不同
【多学科真菌感染治疗】肺曲霉病:人群不同、表型不同、策略不同

2018-12-02 17:05

作者 孙凌霄

11月17日下午,第六届京港感染论坛迎来了多学科真菌感染治疗板块,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佰义教授给我们带来了“肺曲霉病:人群不同、表型不同、策略不同”的精彩演讲。

陈教授首先指出了曲霉的变应/侵袭的二元特性,提示曲霉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肺曲霉病的临床多样性。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也影响着肺曲霉病的临床表现。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表型,肺曲霉病的诊治策略不同。

肺曲霉病诊断困难,应做出基于临床思维的辅助检查(影像学、培养/非培养以及组织病理学等),并将辅助检查结果放在临床背景上判断其意义。

陈教授就肺曲霉病的治疗为大家进行了详细讲解。

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AML化疗,抢先治疗(DD)优于经验治疗(FD)。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AIPA) 中血管侵袭性肺曲霉病应进行基于晕影的早期经验治疗; 气道/气腔侵袭性肺曲霉病应基于临床+影像+微生物+抗细菌治疗反应等进行综合判断。非经典(侵袭和变应机制并存、病情重/导致呼吸衰竭)肺曲霉病,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十分重要。而针对慢性肺曲霉病治疗,应力争目标治疗。

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初始治疗,高度怀疑IPA时早期启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进行诊断评估。推荐首选伏立康唑初始治疗,伏立康唑+与棘白菌素联合用于重症(特别是恶性血液病和严重粒缺者),脂质体AmB(考虑肝脏毒性或药物相互作用/考虑三唑类耐药或诸如毛霉时)/泊沙康唑可作为备选。不推荐棘白菌素用于初始治疗;唑类和多烯类禁忌时,可使用米卡芬净和卡泊芬净。      

IPA挽救治疗,推荐个体化评估,考虑速度、严重性、范围、并发症并除外发生了新的病原体感染。总体策略为,换用另一类抗真菌药、逐渐下调/逆转免疫抑制、手术切除坏死病变。药物治疗方案为当前治疗中额外使用抗真菌药,或联合与初始治疗不同类别药物。出现副作用时推荐换用备选另一类抗真菌药,或使用副作用没有重叠的备选药物。

气道曲霉病(TBA)治疗,应根据其是否侵袭以及免疫功能状态评估决定。腐生型免疫功能正常者无需抗真菌治疗,而侵袭性TBA/肺移植TBA(包括腐生型)需要抗真菌治疗。

慢性肺曲霉病(CPA)治疗,争取目标治疗,进行观察/药物/外科/随访。优选口服三唑类抗真菌药(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棘白菌素静脉制剂作为备选,评估治疗反应、耐药风险、慎重考虑手术治疗。

陈佰义教授是国内感染病知名专家,也是京港感染论坛的老朋友了,他从真菌的“二元特性”入手,细致入微的为大家带来肺部曲霉菌感染的难点和处理办法,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加深了真菌病诊治必须结合宿主因素的概念。

摄影:武雍嵬

供稿:孙凌霄 (中日友好医院)

排版:孙世俊 靳龙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