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2 17:15
作者 余跃天
第六届京港感染论坛的辩论版块pros and cons 于今日下午如火如荼开展。论坛今年的新兴板块由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曹彬教授及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的张文宏教授担任主持嘉宾。各辩手均来自临床一线的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医生。

第一辩题为“ICU患者是否需要普遍性去定植”。

正方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潘纯医生,他提出的观点:ICU患者需要普遍性去定植。感染是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主要病种之一,重症感染死亡率高,定植菌与继发感染存在相关性,进行普遍性去定植可以降低患者细菌定植率,减少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尤其是减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且普遍去定植易于实施,经济消耗小,可以推荐在ICU广泛开展。

反方为上海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余跃天医生,他提出的观点:ICU患者不需要普遍性去定植。药物暴露性与耐药水平呈正相关,长期用药已经导致了莫匹罗星全球耐药,我们正面临失去他的风险,而长期暴露于复方氯已定的肺炎克雷伯菌甚至可能出现对于多粘菌素耐药。定植是“清除力与吸引力相互作用的净效果”,存在细菌定植的患者更应注重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调节而非使用药物去定植。
第二辩题为“感染性疾病二代测序临床应用”。

正方为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的艾静文医生。她提出的观点:感染性疾病二代测序临床应用可以指导临床治疗。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检测方法应用于临床,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快速明确诊断,做到针对性用药。结合自己临床工作中经NGS诊断出疟原虫等三例病例向我们展示测序对于疑难病例的诊断作用。同时指出,二代基因测序可能帮助年轻医生早期明确病原菌,对于积累临床经验有好处。

反方为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刘超医生。他提出的观点:二代基因测序结果复杂,对于临床医师而言,判断病原菌存在一定困难。他提出盲目的送检NGS标本反而会对临床医师的用药判断造成迷惑。NGS结果的判断需要结合临床,对于免疫抑制患者,考虑培养困难的致病菌感染的病例可以考虑送检二代测序。
第三辩题为“非ICU住院感染性疾病先送检还是先用抗菌药”。

正方为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王一民医师。他提出观点:非ICU住院感染性疾病应该先规范送检。感染性疾病的诊疗规范均提示我们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该送检标本,且应该通过正确采集合格的标本送检,做到以病原学为核心抗感染治疗方案。无病原菌检测属于盲目治疗,且违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原则。

反方为南京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呼吸科的李培医生。她提出观点:非ICU住院感染性疾病可以先用药。因为儿童,部分老年人呼吸道培养较难获得,而即便获得呼吸道标本,仍存在感染与定植难鉴别的问题。非重症患者允许经验性治疗,一味等待微生物学结果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造成患者病情加重。

今年今日京港会
论文辩题竞争锋
细菌病毒寻踪迹
各位小神显神通
第六届京港感染论坛会前会,第一次辩论讨论,台上热火朝天,台下聚精会神,期待明天更为精彩的大会!
感染性疾病诊治,你相信我自信!
摄影:武雍嵬
供稿:余跃天 上海仁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