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23:35
作者 魏云
京港感染论坛
十年京港,逐梦感染病精准诊疗
2021年12月8日晚上,第十届京港感染论坛“卓见侦知”全国感染病例大赛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之中正式揭开帷幕。决赛的主持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赵鸿教授开场介绍了“卓见侦知”全国感染病例大赛活动:自4个月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了400余例精彩病例,历经四场区域赛和半决赛,经过20余位专家的筛选,4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今晚的站决赛舞台上。会议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主任和北大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王辉教授分别作会议致辞。担任决赛点评专家的还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张宗德副院长、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病四科张培泽副主任医师。决赛自19:30开始、至22:00结束,在线观众近6000人次,气氛十分活跃。
“乱花渐欲迷人眼”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张昊泽医生的决赛病例。本例以周期性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伴淋巴结肿大、合并病理性骨折,心脑血管及视网膜动脉血栓/栓塞的事件。患者病程迁延反复,受累系统多,给患者和医生带了很大的挑战。鉴别诊断从感染、肿瘤、免疫及自身炎症性疾病多方面入手进行筛查。组织培养、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确认偶发分支杆菌是致病微生物,播散性感染并继发嗜中性皮肤病变、慢性骨髓炎及小血管炎症反应。经规范抗NTM治疗及中小剂量激素控制炎症/免疫反应后,患者痊愈。专家一致认为:该病例诊断思路清晰,思维具有前瞻性,不仅从表型和基因型方面进行基因检测,发掘了感染背后的免疫因素,找到最终的致病因素。胡必杰主席点评谈到:“我们不但要了解感染性疾病的特征,还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微生物思维和免疫思维相结合的模式,以完成更好的诊疗。”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曦医生为大家讲述的是“黑云压人人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20岁、男性患者因“间断发热3周”入院,同时伴腹泻、乏力、胸痛、咳嗽、痰中带血,院外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后开展了一系列病原学检查及相关检查显示:肝功及心肌酶异常、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纤维支气管镜检肺泡灌洗液的mNGS结果提示:高丰度的产黑色普雷沃菌。点评专家针对mNGS结果的合理判读做了深入讨论。
河南省儿童医院检验科的杨俊文主管技师不但展示了“捉妖记—临微携手鉴元凶”病例,还为我们展示了颇具人文关怀的“童趣化”的儿童医院。2岁7个月的患儿,因发热、颈部淋巴结肿痛入院。常规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的困境下,行淋巴结活检提示为坏死性肉芽肿性炎、培养检出少见的诺卡菌。给予相应治疗也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故事并未结束。诺卡菌感染多发生在存在免疫缺陷的机体,遂为患儿及父母作全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发现患儿存在X连锁慢性肉芽肿病的致病基因杂合子。本病例不但展示了诊疗经过,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检验人员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知识的不断求索,得到了所有专家的高度认可。
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ICU的音铭医生的病例题目是“雾里探花,拨云见日”。42岁、男性患者,因“发热4天,胸闷气喘1天”入院,并很快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常规病原学检查无果之下,取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送检mNGS。结果提示为鹦鹉热衣原体,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点评环节,各位专家均分享了各自对鹦鹉热衣原体的诊疗体会。
五位专家从病例展示技巧、病例质量、选手应答反应等多方面,评估4位选手的表现,并给出各自评分,会务组工作人员完成分数计算等。由胡必杰主席和王辉主席宣布了本次“卓见侦知”全国感染病例大赛决赛的名次: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张昊泽医生荣获第一名,河南省儿童医院检验科的杨俊文主管技师斩获第二名,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ICU的音铭医生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曦医生分别荣获第三名和第四名。
专家和选手们一致认为,通过这次活动受益匪浅。四位讲者的病例不仅体现出医师们追根溯源和精准诊疗的品质,也体现出临床与检验“医检携手精准诊断,共促感染卓越洞察”的宗旨,期待更精彩的明年。
感谢所有支持“卓见侦知”全国感染病例大赛的专家、选手和幕后工作人员。
供稿:魏 云 凯杰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审阅:赵 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