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慢性乙肝免疫发病机制和临床治愈:挑战与机遇
2021-12-13 13:11
作者 蔡勐
京港感染论坛
十年京港,逐梦感染病精准诊疗
开幕式后是上午的特邀报告内容。本版块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王贵强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佰义教授共同主持。
王贵强教授主持特邀报告
第一位讲者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王福生院士。王福生院士的报告题目为“慢性乙肝免疫发病机制和临床治愈:挑战与机遇”。
王院士首先以丙型肝炎的治愈之路作为引子,阐明了乙型肝炎治愈的前景、重要性和复杂性。
王福生院士指出,慢性乙肝不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科技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王福生院士指出,治愈成年人慢性乙肝主要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体内的病毒抗原(HBsAg)、病毒库(cccDNA)以及病毒自身的复制(HBV DNA)。
慢性乙肝病人会出现免疫学整体层面的紊乱,如DC细胞的功能缺陷、HBV特异性T细胞的耗竭(exhaustion)和HBV特异性B细胞的功能异常,因此单一的免疫治疗不能解决整体层面的异常状态。
王福生院士最近的研究发现,通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儿,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与成年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愈率相比显著提高。推测原因是由于儿童的肝脏体积小、病毒的绝对数量少、免疫反应活跃、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高以及新生肝细胞免于HBV感染。
王院士认为使免疫系统发挥正常功能,清除病毒或控制病毒的复制是乙肝自愈的关键,还提出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绘制HBV感染肝脏外周免疫图谱的研究思路。
最后王福生院士还介绍了通过电转获得HBV特异性CD8T细胞治疗的潜在疗法,并且认为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努力有希望在国内获得重大的研究突破。
供稿:蔡 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审阅:王若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