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18:16
作者 郐俊扬
京港感染论坛
十年京港,逐梦感染病精准诊疗
2021年12月12日上午,第四届华夏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京港感染论坛精彩继续,众多专家以线上的形式在主会场进行了特邀报告。

香港大学玛丽学院的孔繁毅教授带来了题为“Update on COVID-19,treatment and vaccine”的报告,他不仅与我们分享了COVID-19的病原学及变异,还全面地介绍了新冠肺炎治疗和疫苗接种方面的最新进展。
首先,孔教授通过介绍2003年SARS的临床表现、传播方式和中间宿主等特点,引出当前COVID-19的流行、突变株和疾病发病模型。COVID-19在全球有超过2.6亿例确诊病例,死亡率为2%。而香港的COVID-19确诊/疑似病例流行分布曲线显示,本土病例居多,死亡率为1.7%。
在COVID-19的传播过程中,病毒发生变异产生了新型突变株,这些突变株具有更高的传染性,不同类型突变株特性如表中所示。
另外,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特征分析,构建了COVID-19疾病发病模型。
孔教授还介绍了抗病毒治疗原则,汇总了不同课题组对COVID-19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如Lopinavir-Ritonavir、Betaleron(IFN-B1b)、Remdesivir、地塞米松、IFbeta-1b + lopinavir-ritonavir +ribavirin联合治疗、Molnupiravir和Paxlovid的口服抗病毒方案等,通过对这些药物进行体外评估和体内疗效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不同药物和治疗方案应用在COVID-19治疗中的价值和限制性。
最后,孔教授介绍了香港新冠疫苗注射计划,超过70%符合条件的人口已经完成注射。探讨了COVID-19疫苗加强剂的注射时间、疫苗接种的益处和缺陷。疫苗接种可对COVID-19,甚至是Delta突变株提供强有力的保护,青少年和儿童也应进行COVID-19疫苗接种,进而通过群体免疫保护老年人群。同时,疫苗接种也存在风险,前瞻性的抗体水平随访研究和病例分析描述了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

不畏艰险,众志成城,全世界戮力同心,团结一致,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正如孔教授结语一样,在对抗COVID-19的道路上,“You'll Never Walk Alone!”。
供稿:郐俊扬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审阅:尹玉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