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4 15:42
作者 谭静雅
京港感染论坛
十年京港,逐梦感染病精准诊疗
梭菌属由专性厌氧(或偶为微需氧)的革兰阳性杆菌组成,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昆虫和动物及人类的胃肠道。梭菌是血流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由梭菌引起的威胁生命的软组织感染,具有爆发性及独特的临床表现,起初受伤部位剧痛,呈胀痛感,随后伤口周围胀痛,皮肤苍白,紧张发亮,伤口中有大量浆液性血性渗出物,有时可见气泡冒出,随着病情的进展,伤口恶臭,轻压有捻发音,体温可高达40℃以上,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心率增快,晚期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1】。梭菌属的产气荚膜梭菌、败毒梭菌和溶组织梭菌是造成创伤性气性坏疽的主要原因【2】。
1、病例资料
患者,女,主诉因“左足开放性外伤清创术后4天,发现左下肢皮下气肿及血肿1天”于2021年10月17日入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患者4天前驾驶三轮车翻倒致左足开放性外伤,足背广泛脱套伤(指四肢被碾压时,车轮旋转产生的强大抓着牵引力,造成皮肤在皮下组织与肌肉深筋膜之间撕脱分离,形成弃腔样改变或皮肤破裂撕脱)污染严重,于当地医院行清创及真空辅助闭合(VAC)引流,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
患者于3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给予物理降温,2天前再次出现发热,最高达40℃,继续物理降温酒精擦拭降至37℃,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详。1天前患者左侧小腿出现水泡,予换药处理,17日凌晨发现左下肢皮下气肿,张力增高蔓延至膝关节。17日上午气肿扩大至膝关节上10cm,左足伴棕色恶臭液体渗出(如图1所示)。患者本次入院时意识谵妄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周身皮肤湿冷,自左侧腹股沟以下广泛软组织肿胀,张力极高,表皮破溃,大量血性渗出伴有恶臭,左下肢皮温凉呈紫色,左足VAC覆盖,自双侧腹壁以下均可触及皮下捻发感,腹壁皮肤可见花斑,遂以“气性坏疽”收入急诊科。患者既往糖尿病史15年。
辅助检查:外院彩超示左下肢皮下软组织水肿,积气,血管探查不清。外院胸腹盆CT示左侧少量气胸,腰椎胸椎椎管内积气,左下腹壁,腹膜后,左侧大腿皮下大量积气,左侧腰大肌后方积气,部分肠管内扩张,积气。
初步诊断为气性坏疽、感染中毒性休克、严重感染、外伤清创缝合术后。
实验室检查:
患者入院后白细胞变化曲线
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变化曲线(红色曲线为体温变化曲线)
2、细菌学检查
10月18日进行坏死组织培养,10月19日进行血培养检测,采集双侧双套血培养共4瓶(每个穿刺点分别采集1个需氧瓶和1个厌氧瓶)送检。左侧和右侧厌氧瓶分别于培养后17.9小时和21.2小时报阳。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为革兰阳性杆菌。坏死组织和血培养培养24小时后经质谱鉴定均为败毒梭菌。
图1 患者情况
图2 血培养瓶转种时瓶内产生气体
图3 血培养瓶报阳直接涂片镜下
图4 血平板生长情况(厌氧袋培养)
图5 质谱鉴定结果
3、讨论
败毒梭菌镜下为密集、大的细丝状杆菌,次极端芽孢常成“柠檬”形(如图3),在商业化的CDC厌氧血琼脂和苯乙醇血琼脂上培养1-2天后生长良好(如图4),含5%羊血的布氏琼脂、哥伦比亚琼脂或添加酵母浸出液、维生素K和氯化血红素的脑心浸出液琼脂都可作为非选择性血琼脂培养基,如果菌落似羽毛状,就要怀疑是不是败毒梭菌或者破伤风梭菌。败毒梭菌DNA酶(+)、明胶水解(+)、七叶苷水解(+)、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甘露糖(+)、卵磷脂酶(-)、脂肪酶(-)、吲哚(-)【2】。败毒梭菌几乎不会在血培养中检出,除非患者有潜在的恶性肿瘤或者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败血症,与胃肠道异常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自发性气性坏疽有关,另外,糖尿病、严重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厌氧性肌坏死(气性坏疽)患者也可能发生败毒梭菌菌血症,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由外伤引起的败毒梭菌感染病例主要有:
败毒梭菌菌血症患者通常危在旦夕,并且有向远端解剖部位转移扩散的可能,可导致自发性肌坏死,病死率很高。败毒梭菌引起自发性非创伤性气性坏疽的首发症状比较模糊,随后出现突发剧烈疼痛和快速进展的组织破坏,组织中有明显的气体,肿胀加重,出现充满清澈、浑浊、出血性或略带紫色液体的大疱,周围皮肤呈紫色,反映出细菌毒素扩散进入周围组织引起的血管危象。
该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且自身患有糖尿病15年,可能是导致败毒梭菌菌血症的主要原因,虽然该患者药敏结果显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甲硝唑和青霉素均敏感,但在发生外伤时未能较好的对伤口进行处理,入院后虽然及时进行了手术治疗和抗感染治疗,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经多次抢救后无效导致死亡。由于该病进展很快且致死率高,临床及微生物室工作人员要对其有警惕性和敏感性,一旦发现败毒梭菌菌血症感染病例,应及时通知临床医生,结合临床尽早采取手术措施和开始抗生素治疗来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
1.梭菌性肌坏死(气性坏疽)诊治意见
2.临床微生物学手册第12版 原著者:Karen C.Carroll [美]
Michael A.Pfaller [美]主译:王辉马筱玲 钱渊 李若瑜 曹建平
3.Clostridium septicum arthritis L F Harris PMID: 6828918
4.Clostridium septicum infections in children S L Bratton 1, E J Krane, J R Park, S Burchette PMID: 1528648
5.Clostridium septicum bacteremia without gas gangrene as a late consequence of acontaminated wound Ian J Woolley 1, Robert L Love, Alan C Street
6.Spontaneous fulminant gas gangrene M S Delbridge 1, E P L Turton, R C Kester PMID: 15983095 PMCID: PMC1726828
7.Foot infection by Clostridium sordellii: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15 cases in France Philippe Bouvet 1, Jean Sautereau 2, AlainLe Coustumier 3, Francine Mory 4, Christiane Bouchier 5, Michel-R Popoff 2 PMID: 25609723 PMCID: PMC4365261
8. 尤伟波黄金伟 李慧霞 任建敏 朱涛辉.败毒梭菌致气性坏疽一例.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35(7):436-437.
9.邹颜矫陈宗耀 文 元 张 姚 何绍平 一例败毒梭菌引起的气性坏疽病案检验结果解析2019年4月下旬Healthmust-Readmagazine 《健康必读》
10.Clostridium septicum-induced gangrene in the right lower extremity complicating pneumatosis in the right ventricle and the pulmonary artery and occlusion of right femoral artery: a case report Hui-Dan Jing,1 Lei Li,2 Jun-Ying Tian, and Dong-Po Jiang
作者简介
谭静雅
主管检验师,现就职于唐山弘慈医院检验科,主要从事微生物检验工作,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进修。
END
文章作者|谭静雅(唐山弘慈医院)
图片作者|张瑜(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审审阅阅|王占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