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会议报道 > 【会议报道】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选举大会顺利举行
【会议报道】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选举大会顺利举行

2022-12-10 22:35

作者 张秋莹 尹玉瑶

京港感染论坛

十年京港,逐梦感染病精准诊疗



2022年11月30日下午14:00~15:00,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选举大会在线上举行,总会会长韩德民院士、吕兆丰常务副会长、王文京副秘书长、洪莹彬主任和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候选人出席本次大会。会议由总会综合管理部洪莹彬主任主持。


会议伊始,洪莹彬主任介绍到场嘉宾及参会人员,上届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辉教授代表上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汇报,总结回顾了第一届委员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并介绍分会第二届委员会筹备经过和委员遴选标准。


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于2017年11月16日在北京成立,会员总计1218名,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7人,秘书长1人,常务委员38人,委员102人,工作秘书2人。第一届委员来自全国25个省份和直辖市,涵盖微生物、感染、呼吸与危重症、儿科、药学和放射学科。分会自2017年以来举办四届“华夏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术年会”,前两届分别在北京、河南举办,第三届和第四届线上线下联合举办。分会在总会制度框架下结合分会实际情况,由主委牵头、常委及骨干成员共同讨论后完善分会工作制度。分会规律举办工作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每半年举行一次常务委员会议、每季度举行一次主委/秘书长会议,工作会议均在年会上一并完成,疫情防控形势下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形式举办。


▲2018年11月22日~24日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华夏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术年会


▲2019年11月14日~16日在河南郑州举办第二届华夏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术年会


除了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分会还积极搭建了多个学术活动平台。“京港感染论坛”搭建分享交流的桥梁,线上线下多板块交叉融合,全面提升我国基层医院的感染性疾病诊治水平,促进抗菌药物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华佗工程”自2019年开始已走过三年,响应习近平主席号召“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促进基层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2018年分会开展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和网络建设(CAP-China)项目,以及其他学术活动和培训项目多场。京港直播课堂持续在线,业界专家分享专业见解,多角度、多维度、多学科创新各类感染性疾病,让知识通过云端传递到全国乃至世界各个角落。经统计,开展网络直播课堂135场,听课学员达30余万人。“京港感染论坛”微信公众号(PIDMIC)发布文章1208篇,关注用户66895人,最高阅读量10万+。作为临床与微生物感染界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发挥着普及基础知识、传播最新理念与进展和引领感染行业发展的作用;分会牵头制定专家共识5项和卫生行业标准1项,完成建设分会中英文网站。


接下来由吕兆丰常委副会长宣读第二届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批复。大会应到183人,实到150人,参会人数超过全体委员人数2/3,符合会议规定。在洪莹彬主任主持下,大会严格按照选举办规定程序,本着公开透明、客观公正、公平民主的原则选举产生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60人、副主任委员8人、主任委员1人、当选主任委员提名并选举秘书长1人,确认并推举分会理事8人、常务理事2人,委员182名;候选人得票在130票~140票之间,均高票当选。


当选主任委员王辉教授发表致辞并介绍分会工作计划。学术活动计划,分会致力于促进地市级和县级基层地区的临床微生物与感染事业发展,进一步规划华佗工程走基层项目,着重面向基层及偏远地区,致力于全面提升我国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科的发展水平。科普工作方面,分会将继续开展临床微生物与感染领域的科普工作。华佗工程及社会公益项目方面,分会计划每年举办2~4期华佗工程公益行基层感染培训班,将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为基层医院发展贡献力量。与此同时,分会也会加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及党建工作。


最后,韩德民会长致辞,感谢大家在繁重的抗疫工作中对学会工作的支持,并期待分会在新一届委员会的带领下越办越好。


踔厉奋发谋新篇,笃行不怠向未来。新一届委员将进一步发挥分会的学术作用,深化改革,锐意创新,稳步推进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的建设、沟通和发展,奋力书写学会发展新篇章。



作者简介


张秋莹

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临床微生物室  副主任检验师;湖北省微生物学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湖北医药学院第五临床学院检验系讲师;湖北医药学院第五临床学院医学检验系教研实验室秘书;随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京港感染论坛直播精选栏目版主。

END


作者|张秋莹(湖北省随州市中心医院)

审校|尹玉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