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 15:29
作者 王新宇

会议报道
Conference coverage
“人兽共患病和全健康视角”是本届华夏临床微生物学年会暨京港感染论坛设立的全新版块。起因是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到了两个趋势,一是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新发传染病都是从动物体内携带发生跨物种传播带给人类,二是很多临床的耐药问题也与动物养殖业广泛滥用抗生素密不可分,要解决这两个难题,就必须要重视人兽共患病,采用全健康的理念来思考和帮助走出困境。因此,在本届论坛学术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人兽共患病和全健康视角”应运而生。
2022
会议报道

本次“人兽共患病和全健康视角”版块在2022年12月17日下午举行,由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的王新宇和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周冬生教授主持。


2022
会议报道

第一位讲者是来自上海市动物疾控预防控制中心的王建主任,他演讲的主题是“细菌耐药与人兽共患病”。

王建主任系统介绍了动物源性感染病的全球概况,并且强调了在动物养殖业中滥用抗生素对于整个社会的危害。在演讲中他基于自己所在团队的研究结果分别介绍了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畜牧养殖业和宠物诊所耐药的现状,并分析了动物的耐药菌感染可能对于人类的潜在危害。

第二位讲者是来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凌云主任,他演讲的主题是“猴痘——动物来源的新发传染病的诊断”。
在凌云主任的演讲中,他全方位介绍了猴痘,作为一种继新冠肺炎后的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对全球卫生体系的影响,着重比较了在非洲原有流行国家和今年5月以来全球流行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的差异,并且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介绍了猴痘的最新进展。


2022
会议报道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王岩主任,她演讲的主题是“布鲁菌、Q热我国的诊治现状——畜牧养殖与传统人兽共患病的现状与未来”。

她的演讲向观众介绍了布鲁菌病和Q热的热点话题,尤其强调了布鲁菌病,这种和畜牧业密切相关的人兽共患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和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以及治疗的困难性。她还介绍了其所在研究团队的发现提示有部分患者布鲁菌病即使接受规范治疗依旧会有长期的后遗症,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解决这一困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难题。

本版块的最后一位讲者是来自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李敏教授。李敏教授演讲围绕自身团队近20年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方面的研究进行介绍。她在演讲中先从耐药金葡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说起,然后介绍了金葡菌的致病机制,随后她介绍其研究团队从临床上人源细菌的研究扩展到动物畜牧业流行病的研究,并人与动物流行及致病性的比较。
李敏教授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研发的巨大价值,向观众们诠释了最佳的全健康研究的实践案例,让同行们收获良多。


2022
会议总结

最后,王新宇和周冬生教授进行了总结,感谢四位讲者的精彩报告,并且认为重视人兽共患病,全健康理念是解决很多难以解决的感染性疾病难题的可能出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希望有更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人员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来,并期待这个版块能够成为今后京港感染论坛的保留节目并且越办越好。


撰稿丨王新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审核丨周冬生(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排版丨张安汝(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