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9 15:29
作者 孙世俊
2022年第五届华夏临床微生物学年会暨第十一届京港感染论坛在京如期举行,12月17日上午主会场,多领域特约专家学者携“微岩医学”、“天津一瑞”以及“巴瑞医疗”带来了一场感染诊断前沿进展的学术盛宴。
卫星会第一部分是微岩医学宏基因组诊断卫星会,该板块由王辉教授和曹彬教授主持,由解放军总医院佘丹阳教授带来《呼吸道感染不同样本送检策略》专题报告。


1
佘丹阳教授首先肯定了mNGS技术在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意义,mNGS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认识,扩大了呼吸道病原谱。毫无疑问,mNGS技术无需预设、无需靶向、全面覆盖、快速鉴定病原,是临床病原诊断的有力工具。
作为一名呼吸与危重症大夫,佘教授提出应该重视标本选择对mNGS检测结果的影响。佘教授认为:在标本采集中,标本量过少可能会影响病原微生物检出的敏感性;标本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载量太低;标本中的人源核酸浓度以及标本污染都可能干扰病原的检出。
佘教授认为选择送检mNGS标本类型时候要综合考虑五个因素:病原载量、污染或者定植菌的影响,人源核酸的影响,采集操作的风险以及费用。不同的标本类型在送检mNGS时有不同的特点,佘教授比对了BALF、经皮肺穿刺活检标本、痰、气管吸取物、口鼻咽呼吸道标本以及血液标本在mNGS检测中的优缺点,并分别用病例证明了不同标本在临床mNGS中的实际应用。最后佘教授认为:多标本联合送检mNGS可以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并可以排除定植和污染,是提高mNGS临床应用效率的有力手段。

2
紧接着第二部分是天津一瑞卫星会,该部分由王辉教授主持,胡继红教授作为特邀讨论嘉宾出场,并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章强强教授为大家带来真菌快检技术新进展的分享。
章教授列举了当前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手段,包括G实验,GM实验,隐球菌抗原检测等等,不仅从检测原理上解释了不同诊断手段的优缺点,同时说明了各种实验室检测手段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同时章教授对当前各种检测手段的自动化流程及设备进行了讲解,章教授认为自动化不仅解放了生产力,同时也可以排除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及误差。

3
最后一部分是巴瑞医疗卫星会,是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明贵教授带来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诊治进展。
王明贵教授提出临床分离到的感染微生物中,大约百分之七十是革兰阴性杆菌。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防治,是临床抗感染的重中之重。王教授分析了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国家多重耐药菌耐药特点,并提出了规范抗生素的使用可以相对降低耐药菌的流行率,例如规范碳青霉烯的使用,使得CRKP的增长率在2019年出现拐点。此外,王教授还提出防治耐药菌感染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需求,王教授认为精确个性化的药敏检测以及快速分子检测手段都是不可或缺的。王明贵教授最后又列举了不同耐药菌的治疗手段以及不同抗生素的用药比较,认为多重耐药菌的防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多学科合作攻坚克难”。



会议最后由王辉教授和胡继红教授发表点评,两位教授认为,三位专家立足各自领域,提供了一场有质量有高度的学术盛宴,希望未来我们的卫星会都能有这样的高水平。
供稿:孙世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审稿:尹玉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排版:孙世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