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17:20
作者 Science Bulletin
京港感染论坛
促进感染病诊治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宏斌副研究员(第一作者)、王辉教授(通讯作者)等在Science Bulletin“新闻与视点”栏目发表了题为“Unraveling the potential of 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in infectious disease diagnosi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的文章,对mNGS在诊断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及技术困难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病原体检测对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直接分离微生物或基于宿主免疫系统的间接检测来实现。临床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是一种新兴技术,能够全面分析来自微生物和宿主的遗传物质(DNA和RNA),解决了许多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难题,但其仍存在许多技术挑战。
目前,mNGS已经在临床得到应用。当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难以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因时,尤其是对于免疫缺陷相关的感染,以及新发的、罕见的、难以培养或非培养性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mNGS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mNGS的技术困难也不容忽视,假阳性常见于湿实验过程中的污染,以及干实验中参考序列的错误和可移动遗传元件等;假阴性常见于湿实验中核酸提取困难、核酸量不足、去宿主核酸过程中去除了某些病原体核酸,以及干实验中数据库缺乏某个物种等。
因此,实验室在应用mNGS时,应建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评估体系。质量控制包括核酸提取、建库、生物信息学分析等;质量评估包括准确性、特异性、可重复性等;性能优化验证包括检测限、稳健性和变异系数。mNGS参考物质和参考体系的开发也是迫切需要的,包括物理和数字参考物质。
mNGS与第三代mNGS在临床应用上存在各自的优缺点,mNGS通量高,但读长短,对一些耐药和毒力基因定位困难;但第三代mNGS恰恰相反,读长长,便于定位,但通量低。靶向NGS(targeted NGS,tNGS)也在临床中开始应用,相较于mNGS,tNGS降低了测序成本,但其只能检测预设靶向的微生物,使其难以进行病原体的定量或半定量,未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最后,作者指出,尽管有众多研究或病例报道确证了mNGS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但仍需要一个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来评估临床效用和成本效益。mNGS在短期内并不会取代传统的微生物学诊断,而是作为一种补充方法,尤其在急危重症感染中。另外,应尝试扩宽mNGS的应用范围,不仅仅限于物种鉴定,比如宿主免疫应答分析、肿瘤预测、基于甲基化的组织来源预测等。
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mNGS)目前面临的挑战和策略(Created in BioRender.com)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委员会项目的支持。
第一作者:陈宏斌
检验科,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17-2018年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访问学者研修生物信息学;
研究方向:1)细菌耐药机制研究;2)细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主持基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科技计划子课题1项 ;
发表文章:以第一作者在Genome Medicine、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等发表SCI文章23篇,总IF132分,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5.266分, 中文核心期刊文章7篇;发明专利1项;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编委,《MCM》(美国临床微生物手册)11&12版 译者;
学术兼职: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微生物学会理事,北京药理学会抗感染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奖情况: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梅里埃青年科学家奖。
通讯作者:王辉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卫健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北大医学部检验学系主任,中国医促会临床微生物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常委兼临床免疫学组长、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常委兼临床微生物学组组长等。研究方向:细菌耐药、临床检验诊断学。
END
作者|陈宏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审校|王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