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会议报道 > 【会议报道】华夏肺炎大会持续召开,专家共话肺炎临床新突破
【会议报道】华夏肺炎大会持续召开,专家共话肺炎临床新突破

2024-06-04 17:20

作者 吕晨

2024年5月26日上午,首届华夏肺炎大会继续进行,本时段的主题是“肺炎的临床实践进展”,旨在从肺炎的临床诊疗入手探讨相关科学问题和最新研究,与会人员交流积极,气氛热烈。

该时段的会议由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占成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杨拴盈教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徐毛冶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沙巍教授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李雯教授主持。

PART

01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何志义教授作为首位讲者,他作了题为“抗细胞因子自身抗体免疫缺陷与慢性复杂感染”的学术报告。

何教授指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是一种系统性深部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东南亚和中国两广地区的HIV阳性患者中。然而,近年来HIV阴性感染者的数量逐渐上升,引起了临床的高度关注。何教授分享了一名在2012年确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HIV阴性患者的病例,该患者经过长达8年的病情追踪,最终在2020年被确诊为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相关免疫缺陷综合征。这一病例及其他相关工作表明,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不再仅与HIV相关,HIV阴性患者中易感马尔尼菲篮状菌的个体往往具有较高的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这些抗体通过抑制STAT-1磷酸化,阻断γ-干扰素的下游信号传导及其介导的抗菌活性,导致IL-12、IFN-γ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减少,使马尔尼菲篮状菌在巨噬细胞中发生免疫逃避,从而对马尔尼菲篮状菌、NTM等机会性病原体普遍易感。尽管抗-γ干扰素自身抗体引起的免疫缺陷机制逐渐被认识,但其产生的原因仍不清楚。何教授强调,这种免疫缺陷伴有复杂的细胞内感染,死亡率极高。目前的病例报告大多来自科研院所和大学附属医院,实际病例数量可能被低估。何教授的报告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讨论和深刻思考,为今后在抗细胞因子自身抗体免疫缺陷与慢性复杂感染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PART

02

第二位主讲人是中日友好医院的临床药师孔旭东教授,他作了题为“两性霉素B不同制剂的药学特性与临床应用”的学术报告。

孔教授指出,两性霉素B具有强效的杀菌活性,其疏水部分与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结合,在质膜上形成通道,导致细胞内介质外渗。然而,该药物也存在显著的毒性问题,因其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胆固醇具有亲和力,治疗过程中易引发肾毒性、心脏毒性及血液学异常等不良反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两性霉素B的脂类制剂。然而,由于这些制剂的基本结构和理化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体内过程和抗真菌作用也有所不同,因此其药代动力学参数不能简单对比。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各自的目标剂量制定治疗方案,而不能相互比较。

PART

03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王一民教授作为第三位讲者,他作了题为“胸膜感染治疗的抗生素选择策略”的学术报告。

王教授指出,胸膜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尽管临床结局在过去十年内未见显著改善,但其对患者和医疗系统的负担却在增加。由于传统方法培养胸腔积液的检出率较低,抗生素的经验性使用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胸膜感染主要由细菌引起,真菌感染较为罕见。指南推荐利奈唑胺作为医院获得性MRSA胸膜感染的首选药物。

PART

04

第四位讲者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暨河北省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危重症重点实验室的蔡志刚教授,他作了题为“气管镜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蔡教授系统性地从诊断、治疗、科研和防范不良事件四个层面阐释了这一主题。最后,蔡教授对气管镜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该技术应追求更高的操作安全性,成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推动更多的科研探索。

PART

05

第五位讲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的高磊教授,他作了题为“综合医院结核潜伏感染高危人群的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学术报告。

高教授从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策略的进展、综合医院的实施状况及其挑战、以及基于循证的综合医院专家共识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这一主题。他指出,在潜伏性结核感染高危人群中推广结核预防治疗是实现终结结核病目标的重要手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潜伏性结核感染高危人群的结核预防治疗,并在2020年将其纳入我国结核病防控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教授也强调,在综合医院中,结核预防治疗的开展尚不系统,不同学科的工作基础不均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结核预防治疗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综合性医院的结核防治能力,推动我国结核防治体系的完善。针对界定综合医院结核预防治疗对象及建议适宜的治疗时机和方案的临床问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专家共识,明确了综合医院结核预防治疗的目标人群,并针对各个人群提出了适宜的治疗时机和方案。最后,高教授总结道,鉴于综合医院预防性治疗目标人群的特殊性,应进一步增强医防融合和多学科协作。综合医院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推广实施,将推动我国结核病防治体系中综合医院职能定位的完善。

PART

06

第六位讲者是来自青岛市市立医院的刘学东教授,她作了题为“迷雾重重话‘肺炎’”的学术报告。

刘教授通过结合临床实例,生动地阐释了在肺部CT显示肺炎改变时,必须结合临床进行鉴别诊断的重要性。临床医生应走近病人,梳理诊疗思路,拨开重重迷雾,做出诊疗决定,选择适合病人病情的微生物检测技术,规范送检标本和检测流程。在科室管理层面,刘教授强调了强化多学科团队(MDT)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加强临床科室、病理科、微生物科与影像科的沟通至关重要。

PART

07

最后一位讲者是来自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宋立强教授,他作了题为“等离子体活化水:治疗病毒肺炎的初步探索”的学术报告。

宋教授介绍说,等离子体由自由电子和带电离子组成,等离子体活化水(PAW)是通过高压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作用于水溶液的产物,包含多种活性粒子,可以抑制新冠病毒的结合力。宋教授团队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雾化吸入PAW能够减轻正常小鼠的肺组织炎症,改善流感感染小鼠的症状。临床研究显示,PAW漱口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核酸长阳”新冠患者的核酸阳性率,缓解咽痛评分;雾化吸入PAW对抗病毒治疗失败的进展型新冠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提高胸部肺炎病灶改善率。此外,PAW还可以缩短流感相关症状的缓解时间。宋教授总结,体外、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初步证实雾化吸入PAW能够抑制呼吸道病毒并改善肺损伤和临床症状,无显著不良反应。然而,仍需进一步探索PAW的具体作用成分和机制,并进行临床验证,以确定其作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一线治疗方案和重症肺炎治疗选择的潜力。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大会回放


供稿:吕晨(北京协和医学院)

审核:李辉(中日友好医院)

校对:赵建康(中日友好医院)

排版冯文丽(中日友好医院)


分享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