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 17:20
作者
京港感染论坛
数智化赋能感染诊疗与研究
2024年8月18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主办,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2024 年华佗工程公益行”基层感染病规范诊治学习班(乌鲁木齐站)在乌鲁木齐市隆重召开。
![]()
本次会议邀请到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王辉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于湘友教授、季萍教授、王毅教授、李健教授等多位业内权威专家参与,旨在加强新疆区域感染性疾病诊治多学科间的交流互动。
专家合影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鲁晓擘致欢迎辞,代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向出席本次活动的专家、同道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希望通过本次“华佗工程公益行”活动,医务工作者们能够广泛汲取学术营养、深入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并有效的转化为感染性疾病诊治的实际行动,造福患者,推动新疆感染性疾病诊治专业不断进步。
鲁晓擘副院长致辞
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代表主办方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致辞。首先对承办方本次会议精心的准备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表示临床微生物作为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核心环节,对于感染的早期识别、精确诊断和科学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次会议旨在汇聚业界智慧,分享先进经验,深化跨专业交流,共同探寻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最佳实践路径。期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优化感染性疾病诊治路径,以更加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满足广大患者的健康需求。
曹彬教授致辞
讲座环节中,专家们结合自身专业和临床经验,典型案例剖析,就抗感染治疗的规范、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新技术等热点话题进行交流。曹彬教授全面系统的讲述了《肺炎病因新认识》,首次揭示我国病毒性肺炎占比大39.2%,全面详细的介绍了不同病原体肺炎的诊疗思路;王辉教授的《mNGS本地化过程中的困惑与前行》,为现在正在开展mNGS的实验室答疑解惑,并指明了方向;于湘友教授针对《重症抗感染的新理念新需求》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升了学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强化了诊疗思路;王毅教授通过《一例“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诊治经验分享》,为应对这一棘手问题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向;李建教授《迷雾重重孤山远—不明原因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经验分享》,让我们深刻的明白了,感染性疾病诊断过程中,微生物标本的规范送检的必要性以及临床和检验的及时沟通的价值;最后,季萍教授针对《实验室检测CRO热门话题》,深入浅出的讲解了目前CRO菌株的主要分型以及国内的流行株情况、基层实验室如何应用现有实验室设备及试剂做好CRO的筛查检测工作。现场学术氛围浓烈,两个典型病例引发了现场多学科专家们进行了激烈讨论,参会人员积极与专家互动,充分交流。
曹彬教授《肺炎病因新认识》
王辉教授的《mNGS本地化过程中的困惑与前行》
于湘友教授《重症抗感染的新理念新需求》
王毅教授《一例“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诊治经验分享》
李建教授《迷雾重重孤山远—不明原因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经验分享》
季萍教授《实验室检测CRO热门话题》
主持人风采
于湘友主任总结表示,我们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吸纳各方的真知灼见,广泛汇聚学术资源,深入交流学术思想,不断拓宽视野,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与合作,提升感染性疾病诊治能力,我相信通过各位同道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为提升基层感染性疾病诊疗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于湘友主任做会议总结
李辉主任总结表示,这是一场医学检验技术与临床诊疗知识的精彩碰撞,我们感受了大家学习的热情,并且期待下一次与临床的专家们持续就“感染性疾病诊疗”话题做持续深入的交流。从而不断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诊疗服务。
李辉主任做会议总结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本次“华佗工程公益行”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新疆感染性诊疗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同时,会议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感染性诊断技术发展,提升医疗水平,造福患者。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