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会议报道 > 【会议报道】“化繁为简,微炬引航”专题会聚焦血培养质量与CPO检测新技术
【会议报道】“化繁为简,微炬引航”专题会聚焦血培养质量与CPO检测新技术

2024-10-20 13:33

作者 宋凯文

NEWS

第七届华夏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术年会
暨第十三届京港感染论坛
NEWS TODAY


NEWS TODAY

化繁为简,微炬引航

 2024年10月17日下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学分会第七届华夏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京港感染论坛——化繁为简,微炬引航(专题会)在分会场三隆重举行。会议由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曲久鑫研究员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宏斌副研究员担任主持。

 大会主席王辉教授率先发表致辞。在致辞中,王辉教授着重强调了血培养质量的关键意义。本年度的微距行动项目聚焦于推动感染病的诊断与治疗,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对规范血培养技术的大力倡导。面对细菌耐药这一严峻问题,王辉教授提出必须强化CRE检测、深入开展流行病学研究以及扎实做好药敏工作。

 接着,陈宏斌老师进行了血培养质量调研项目成果的分享,陈老师指出,全球每年有4700万至5000万人患脓毒症,死亡超1100万。血培养阳性率低,超半数送检延迟超2小时,且许多医院未规范血培养送检方式。血培养采集套数与阳性率正相关,套数增加,阳性率提升。陈老师分享了63家医院的血培养调研结果,揭示了微生物室人力、工作时间和血培养容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表明多数医院血培养工作有改进空间。他还介绍了“微炬行动”,旨在规范临床微生物诊治应用,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已在多地实施,计划继续推广。陈老师强调,缩短血培养总周转时间对脓毒症患者至关重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过流程优化,如增加小夜班、自动化报告等,有效缩短了血培养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

 接下来,进行了血培养质量提升项目启动仪式和CPO检测新技术发布会。

NEWS

 之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黄磊副研究员以《Phoenix CPO检测板对耐药革兰氏阴性菌的检测性能评估》为题进行分享。

 黄磊老师在演讲中精炼地介绍了Phoenix CPO检测板的评估数据。他首先概述了检测板的工作原理,强调了其在检测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方面的药敏实验和酶型检测功能。黄老师随后分享了该检测板在中国医院的临床研究数据,突出了其在缩短检测时间、简化操作流程和降低成本方面的优势。他还引用了全球不同地区的研究,证实了CPO检测板的高灵敏度,同时指出特异度可能因菌株而异,尤其是在非发酵菌和多重耐药机制菌株中可能出现误判。黄老师总结认为,尽管存在局限性,CPO检测板对于改进实验室流程和临床决策具有显著意义。

 随后,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李轶老师、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沈继录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曲久鑫研究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的张晓丽教授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耿燕教授,共同参与 CPO 话题讨论。多位专家主要讨论了碳青霉烯酶耐药菌的检测现状和诊治及防控指南。专家们一致认为,实验室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的检测存在人力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需要寻找一种方便快捷且成本低的检测方法。目前实验室主要采用表型检测药敏、分子检测和胶体金试纸条等方法,但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此外,专家们还讨论了开展基因分型检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与临床科室沟通方面,专家们认为需要加强沟通,建立感染性疾病、院感、药学、检验信息,还有医务管理部门的一个多学科协作的一个平台。

NEWS

总结

 会议的最后由陈宏斌老师进行总结。陈老师强调,本次专题会以 “化繁为简,微距引行” 为主题,希望未来有更多新技术不断涌现,使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更加简洁高效。同时,他表示危机永恒,每一位从业者的不断努力如点点微光,能够汇聚成强大力量,为守护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宋凯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审核:王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排版:姜重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分享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