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会议报道 > 【会议报道】深入探讨侵袭性真菌病与病毒检测治疗新进展
【会议报道】深入探讨侵袭性真菌病与病毒检测治疗新进展

2024-10-21 09:33

作者 魏昭慧

NEWS

NEWS TODAY

第七届华夏临床微生物学学术

年会暨第十三届京港感染论坛

1

侵袭性真菌病诊疗

侵袭性真菌病是一类严重威胁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生命的感染性疾病,尤其在器官移植、癌症治疗及免疫抑制患者中发病率较高。近年来,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重症新冠和重症流感患者也易罹患侵袭性真菌感染,其复杂性和治疗难度持续挑战临床医学前沿,严重影响公众健康。随着真菌耐药性的增加和易感人群的扩大,精准诊断与有效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日益变化的疾病谱,医学界不断探索更新诊疗方案与预防策略。

在本次举行的《第七届华夏临床微生物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京港感染论坛》中,特别设置了“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专题板块。该板块于10月17日下午在分会场三举行,由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的苏欣教授和丽水市人民医院的黄金伟主任共同主持。


1

NEWS TODAY

隐球菌病国际指南更新要点

——朱利平

首先,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朱利平教授,以“隐球菌病国际指南更新要点”为题,深入解读了全球指南的最新变化。朱教授分享了隐球菌感染肺部和中枢系统病例的复杂性,强调了特别是在治疗效果不理想时,依据国际指南进行剂量调整的重要性。在授课过程中,朱教授与听众积极互动,结合术后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强调了将指南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价值,指出随着指南的不断更新,临床诊疗应个体化,并应积极尝试新的治疗方案,确保指南的动态调整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2

NEWS TODAY

难治曲霉菌病成因分析

——卓超

接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卓超主任,深入分析了难治性肺曲霉病的成因。卓主任提出“真菌感染的铁三角”——宿主、环境和真菌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结合临床病例,剖析了曲霉病难治的多重因素,如误诊、血药浓度不足、组织药物浓度不足、免疫重建和耐药等问题。卓主任还分享了难治性曲霉病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强调联合治疗方案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并提醒大家在病情变化时及时重新评估诊疗方案。

3

NEWS TODAY

植入物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

与防治策略——申川

随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申川副教授,围绕“植入物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与防治策略”与大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申老师从植入物相关感染的定义和流行病学出发,指出该类感染危险性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且以生物膜形成机制为主。他详细介绍了人工关节假体、血管移植物及腔内移植物感染的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特别提到宏基因组测序、超声震荡等新技术在少见病原体诊断中的应用。最后,申老师对细菌生物膜研究的未来方向做了展望,提供了新的思路。

4

NEWS TODAY

细菌生物被膜的非抗菌药物

治疗进展——曲俊彦

最后,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曲俊彦老师,介绍了细菌生物被膜的非抗菌药物治疗新进展。曲老师首先阐述了生物被膜的定义、形成过程及其与感染类型的关系,指出目前生物被膜感染的治疗仍以抗菌药物为主,但由于生物被膜中的细菌对抗菌药物广泛耐药,治疗效果有限。她详细介绍了非抗菌药物治疗的几大策略,包括生物膜破坏酶、群体感应抑制剂、纳米材料、光动力疗法等,重点提到了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并呼吁未来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这些非抗菌治疗方法以提高其安全性和疗效。

NEWS

总结

     会议最后,两位主持人进行了版块简要总结。在本次真菌版块的研讨中,多位领域内的专家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侵袭性真菌病的最新研究进展,涵盖全球真菌病防控指南的更新要点、真菌感染复杂病例的成因剖析,以及如何应对植入物相关感染的挑战。此外,最新的非抗菌药物治疗手段也将被介绍,为应对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提供全新思路。此次专题会将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和前沿的科学见解,推动侵袭性真菌病诊疗的进一步提升。

2

病毒检测与防治新进展

Q


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病毒感染的防控与治疗始终是重点关注的方向。作为当前研究的前沿议题之一,人乳头瘤病毒(HPV)和流感病毒的检测与药物治疗不断取得突破。在本次《第七届华夏临床微生物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京港感染论坛》上,专题会议“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应用及其临床意义”和“抗流感病毒药物进展”于10月17下午在分会场三相继开展,专家们聚焦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临床应用,为业界人员带来权威解读与深度分析。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应用及其临床意义”专题会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的余方友教授主持,中日友好医院的马亮老师主讲。

1

NEWS TODAY

余方友教授主持、

马亮老师主讲

马老师还详细讲解了宫颈病变的检测方法,指出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测是宫颈癌初筛的主要方式。由于细胞学方法的局限性,HPV检测正在成为更为可靠的筛查手段。他提出,目前的筛查方案在分流方面尚有不足,未来应通过优化流程,进一步平衡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他还强调了HPV检测质量控制的关键性,以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2

NEWS TODAY

刘东老师主讲

第二场“抗流感病毒药物新进展”专题会由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主持,刘东老师带来了国产抗流感新药——玛舒拉沙韦片的最新研究成果。刘老师首先介绍了流感的危害及防治策略,强调了抗病毒治疗在流感防控中的重要性。他重点讲解了PA靶点对流感病毒RNA复制的早期阻断作用,玛舒拉沙韦片正是基于这一靶点开发,具有高特异性、良好的安全性且不损伤人体细胞。刘老师还分享了玛舒拉沙韦片在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中的表现,历时三年,该药已进入沟通和注册阶段,后续有望用于成年人和5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NEWS TODAY

曹彬教授点评

两场专题会议不仅展示了HPV检测与流感药物的最新突破,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诊疗方案。曹彬教授在总结时指出,中国在抗病毒药物研发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继续加强与国际接轨,而这需要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和制药企业多方的紧密合作,他也期待国产药物未来的的创新与发展。通过这些讨论,HPV检测和抗流感药物的研究将为未来公共卫生领域的进一步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新思路。

供稿:魏昭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审核:苏欣(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  

排版:姜重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分享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