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会议报道 > 【会议报道】病原微生物精准检验新技术和转化分论坛成功举办
【会议报道】病原微生物精准检验新技术和转化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4-10-22 09:57

作者 凌勇


第七届华夏临床微生物学学术年会
暨第十三届京港感染论坛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2024 年10月17-19日,第七届华夏临床微生物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京港感染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其中,病原微生物精准检验新技术和转化分论坛成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全国各地微生物专家、临床医生及相关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论微生物检验新技术临床运用的新方向,共话病原微生物精准检验技术发展的新未来。

19日下午,病原微生物精准检验新技术和转化分论坛在期盼中正式拉开帷幕。甘肃省人民医院魏莲花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褚云卓教授联袂主持拉开会议帷幕,两位教授首先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接着介绍了本次分论坛的主题和议程,希望线上线下参会的同仁能满载而归。

【图1魏莲花教授、褚云卓教授联袂主持】

1

病原微生物精准检验新技术和转化


主题报告内容精彩,微生物领域知名专家相继登台,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辉教授以“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技术进展和应用”为题,展示了当前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前景。王辉教授指出,呼吸道感染病原构成复杂,精准诊断尤为重要,我们亟需开发更为高效、准确、便捷的检测技术和培养学科交叉专业人才,同时传统技术需与新技术互补验证,方能推动技术的发展与助力临床精准诊疗。

【图2王辉教授授课】

2

病原微生物精准检验新技术和转化


广东省人民医院顾兵教授以“感染诊断新技术创新检测的产学研转化”为题,结合案例介绍了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新技术的进展及应用,包括微生物质谱检测、宏基因组学检测、数字PCR检测等,并分享了其团队在感染诊断试剂盒转化方面的研发成果和转化应用经验。顾兵教授强调感染性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一直是临床的痛点,为此,其团队多年来深耕于感染诊断新技术研发领域,致力于为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和产学研转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图3顾兵教授授课】

Q

辩论环节

主题报告内容精彩,辩论环节同样吸睛。近年来,人工智能(AI)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包括检验医学领域。然而,关于AI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尚不明确。基于此,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郑佳佳老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张丹老师、中日友好医院张玉林老师组成正方辩论队,上海市东方医院郭建老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秦娟秀老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向宇老师组成反方辩论队,以“AI能否代替微生物检验人员进行形态学检查”为辩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开篇立论环节,正方辩手旁征博引,反方辩手引经据典。攻辩环节,双方辩手剑拔弩张,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见缝插针,步步紧逼,现场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自由辩论环节,双方辩手防守固若金汤,进攻锋芒毕露,紧盯对方论据突破口,整场辩论赛进入白热化,引发台下的阵阵掌声和线上的弹幕刷屏。辩论赛进入总结陈词环节,双方辩手放手一搏,用概括性的发言,为本场辩论赛画上了圆满和回味。顾兵教授分别从辩论技巧、选手表现和逻辑思维等方面进行点评,肯定了各位辩手的思辨能力和现场掌控力,同时也提出了实质性的指导建议,引导选手复盘和观众思考。最终,郑佳佳老师、张丹老师、张玉林老师荣获“优秀辩论团队”,郭建老师、秦娟秀老师、李向宇老师斩获“最佳辩论团队”。金秋十月,以辩会友,宏词论道,不亦乐乎。

【图4优秀辩论团队合影】

【图5最佳辩论团队合影】

NEWS


依依不舍中,病原微生物精准检验新技术和转化分论坛落下帷幕。本次分论坛为病原微生物精准检验领域搭建了高质量的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临床微生物的检验能力。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病原微生物精准检验技术在未来将不断发展创新,从而助力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防控和精准诊疗。


滑动查看更多

·END·

供稿:凌勇(广东省人民医院)

审核:顾兵(广东省人民医院)

排版:姜重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分享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