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13:30
作者 会务组
NEWS TODAY
肺炎病理与病理生理专栏报道
2025年5月16日,第二届华夏肺炎大会在重庆盛大启幕。病理生理分论坛上,叶丹、夏旸、梁文华、王成弟等多位知名教授围绕肺炎及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前沿技术应用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带来了一系列极具价值的学术报告,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代谢物调控基因表达:从机制研究到治疗探索——叶丹
叶丹教授围绕代谢物如何通过调控表观修饰酶活性,影响染色质开放及细胞表达开展系统研究,系统介绍了irg1催化代谢产物衣康酸影响甲基转移酶tet2活性,在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演化中的关键作用。
肺部感染与肺癌,神助攻?猪队友?——夏旸
夏旸教授针对呼吸道、肿瘤内外微生物组对肺癌的影响展开系统讲解。他指出,微生物一方面可以杀伤肿瘤细胞,启动免疫应答或增强免疫治疗效果抑制肿瘤;另一方面,肺癌组织中较高的细菌负荷与肿瘤生长相关,气道微生物群的特定组成与肺癌信号通路的上调有关。同时,由于肺癌患者的瘤内微生物组、呼吸道微生物组和口腔微生物组与健康人群存在显著差异,可将其作为肺癌早期检测的潜在标志物,对早期、准确、快速诊断肺癌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炎症微环境与肺癌演化探讨——梁文华
梁文华教授从癌症的筛查、诊断、治疗、复发等演化全过程进行创新策略分享,构建了肺结节肺癌早期精准“诊-治”体系。其团队建立的肺癌普筛新策略及分级管理系统,能够降低56%的漏诊率,已惠及超5万人;研发出国际首个多模态血浆DNA高通量甲基化良恶性诊断工具,准确率高达93%且获药监局LDT资质及欧盟CE认证,在18家医院应用超1万次;提出淋巴结新分型,制定肺癌淋巴结清扫的质控标准及精准清扫策略,使肺癌治愈率提升20%,减少50%术后并发症;创建国际通用的早期肺癌生存预测模型,革新IA期肺癌辅助治疗理念,减少1/3过度化疗和30%复发率,在美、英等国广泛应用;成功设计多个精准治疗新方案,开创药物治疗超早期肺癌的新模式。
数据驱动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智能诊疗及临床应用——王成弟
王成弟教授着眼于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针对肺炎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难点,分享了其团队利用大数据、多模态融合构建的大样本呼吸疾病数据库及智能诊疗模型,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效率。同时,他指出增强模型可解释性、跨模态协同和强化数据安全架构是人工智能诊疗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解析肺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策略——瞿介明
瞿介明教授深入剖析肺炎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讲解病原体如何突破宿主防御机制,阐述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强调单核细胞在宿主防御中具有强大的杀菌功能、促进肺损伤修复等多功能性,为肺炎精准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病原体入侵与宿主防御机制的博弈——宋元林
宋元林教授围绕病原体入侵导致宿主感染进一步诱发免疫整个过程的核心环节,系统介绍了病原微生物侵袭上皮细胞途径,概述上皮细胞多种防御机制,例如PLUNC参与肺泡表面活性及抗生物膜生成;SPA,SPD参与肺内铜绿假单胞菌清除。并强调呼吸道上皮微环境(呼吸道低糖抑制PA生长等),机体固有免疫(增强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在病原微生物防御中的重要作用。
军团菌肺炎与膈肌功能障碍——范红
范红教授以一例患者的诊治经过为故事背景,围绕军团菌肺炎与膈肌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深入剖析了隐藏在重症感染背后的并发症(神经肌肉损伤)及潜在机制(免疫介导:病原体抗原与宿主组织交叉反应,如空肠弯杆菌感染诱发的格林巴利综合征),为重症肺炎感染所引发的呼吸肌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肺炎导致的气体交换机制障碍及机制——徐金富
徐金富教授解析了肺炎导致气体交换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详细阐述了病原体入侵引发的肺组织损伤、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到低氧血症发展过程,并介绍了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无创通气等改善气体交换的临床策略,为难治性低氧血症的治疗提供了实践指导。
从肺炎到 ARDS-炎症级联反应的“双刃剑”效应——周发春
周发春教授关注肺炎向ARDS进展中的炎症级联反应,揭示了其“双刃剑”效应。过度免疫反应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和氧化应激会导致肺损伤和多器官衰竭,指出抗炎(1L-10、Tregs)与促炎(1L-6、CXCL10)的动态平衡失衡是ARDS进展的关键,从临床诊治方面提出依据生物标志物早期干预、靶向治疗,并结合干细胞疗法、多组学技术及多靶点药物开发等未来发展方向,为ARDS的防治提供了新路径。
肺炎病理与病理生理专栏报道
此次分论坛的学术报告内容丰富、前沿性强,各位专家围绕肺炎及相关疾病的多个关键领域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进一步推动我国肺炎防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持续创新,相信在肺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将迎来更多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供稿/审核:会务组
排版:何迪,尚晓(中日友好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