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11:15
作者 陈凤宁
News
Today
第十四届京港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学术会议
2025年9月18日,第十四届京港感染论坛学术会议期间,"智赋医脉:从诊疗困境到AI协同决策"专题讨论在济南成功举办。本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感染诊疗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病例讨论、人机对抗和专家点评等环节,为与会代表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
News
Today
论坛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佰义教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喻华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金炎教授三位主持人的精彩开场中拉开帷幕。
首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浩教授分享了一例发热伴肺部阴影的疑难案例。在对病例的叙述中,张浩教授在四个阶段分别穿插了四道问题,邀请全国代表队和山东代表队两支队伍以及与会观众进行讨论。全国队的选手包括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申川教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李刚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孔旭东教授。山东队由青岛市市立医院韩秀迪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伟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晁宝婷教授组成。他们分别借助AI工具“豆包”和DeepSeek协助答题,将论坛推向高潮。
在该病例讨论中,问题一围绕鲍曼不动杆菌定植与感染性肌炎的鉴别展开,经两组选手与AI共同分析后诊断为感染性肌炎,但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疗效不佳。问题二探讨疗效不佳原因,AI辅助下结合激素治疗史、G/GM试验阳性、IgM抗体及影像学结果,正确判断为肺曲霉病。第三阶段中,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不达标,AI归因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实则因未规范服药,凸显临床细致观察与个性化分析的重要性,非AI可独立完成。第四阶段AI倾向于金葡菌所致慢性化脓性脊柱炎,但经mNGS确诊为罕见曲霉菌感染,再次体现感染病原判断的复杂性及辅助检查的关键作用。与会观众不仅积极扫码参与互动答题,更是对于病例分析提供了自己的见解。
专家点评环节,邵春红教授分享了鲍曼不动杆菌的检测经验,肯定AI在病原诊断与药学辅助中的价值。黄金伟教授强调AI作为“智能会诊”工具的作用,指出真菌感染需综合G/GM试验、影像及mNGS等多维度判断。卓超教授系统回顾病例并表示,真实临床情境更为复杂,需融合人工智能与医生经验进行全面诊疗。陈佰义教授总结指出:“如何向AI提问体现医生的临床思维高度”,强调应从“病原体-宿主”整体关系入手进行鉴别诊断,例如高毒力与低毒力病原体所致感染在临床与影像表现即有显著差异,这些细节深刻影响临床决策。
本次论坛通过创新的人机对抗模式,充分展现了临床专家丰富的诊疗经验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决策能力,为探索人工智能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这种创新的学术交流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对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供稿:陈凤宁(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审核:金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排版:魏昭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