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慧眼识菌 > 【慧眼识菌】卡他莫拉菌引起的耳鼓膜穿孔
【慧眼识菌】卡他莫拉菌引起的耳鼓膜穿孔

2025-06-27 17:20

作者 李丽丽


京港感染论坛

智驱融合:重构感染诊疗新范式



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MC)为革兰染色阴性菌,是人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卡他莫拉菌作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儿童中耳炎、鼻窦炎、肺炎的常见致病菌,随年龄增加,免疫力的增强,感染呈递减趋势[1]。成年人感染卡他莫拉菌主要是下呼吸道感染(LRTI)、感染性心内膜炎(IE)和败血症等[2]。文献报道,通过细菌培养,在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致病菌的检出率为3.6%,其中流感嗜血杆菌27%、肺炎链球菌占10.8%、卡他莫拉菌仅为4.5%[3]卡他莫拉菌仅作为单一病原体在约1%的中耳积液(MEF)分离物中被发现,与另外两种病原体中的每一种相比,卡他莫拉菌作为单一病原体的发作中自发穿孔的发生比例显著较低[4]现对1例单卡他莫拉菌导致成年人中耳炎鼓膜穿孔感染的病例进行报道。



一、病例摘要

基本信息:患者,女性,56岁,广西人,因“左耳鼓膜穿孔”,为进一步诊治我院就诊。


现病史:左耳鼓膜穿孔


体格检查:右耳可见胆脂瘤肉芽肿表现,鼓膜有一钙化斑。

初步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二、微生物学检查

1、取耳拭子行一般细菌培养,接种至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麦康凯选择培养基,嗜血杆菌巧克力琼脂选择培养基,35°C,5% CO2培养。分纯后菌落形态如下图1:


image.png

▲图1:菌落形态


2、血平板上生长不透明、凸起、亚光的颜色乳白的小菌落。菌落易碎,用接种环按压可以切开,用接种环推菌落可使整个菌落移动。见下图2:


image.png

▲图2:菌落特点


3、初步怀疑为卡他莫拉菌,进行涂片镜检,DNA酶实验、氧化酶实验、触酶实验。各实验结果见下图3:


image.png

▲图3:鉴定实验


4、将哥伦比亚血平板上培养24h后分离的纯菌株经质谱仪MALDI-TOF MS进行鉴定。质谱鉴定图谱见下图4:


image.png

▲图4:质谱鉴定图谱


4、MALDI-TOF MS进一步证明为卡他莫拉菌。


三、耐药性及感染治疗

产β-内酰胺酶是MC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MC产生的β-内酰胺酶称为BRO内酰胺酶,可分为3类,不同类型的BRO内酰胺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中国近期报道产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96.5%-100.0%,氨苄西林可诱导MC产生β-内酰胺酶,即使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氨苄西林敏感也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氨苄西林[2]


2021年徐禛等在耳咽鼓管处分泌物分离的卡他莫拉菌的耐药率分析中显示,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虽然氯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性较低,但临床已经不作为常规使用药物。对于婴幼儿及青少年儿童不建议优先选用喹诺酮类药物[1],但成年人可选。还有文献指出,在阿莫西林组中发生的治疗失败比其他组更多[5],可能与产BRO-1型酶的MC对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不耐酶青霉素耐药有关。


综上结合53版热病指南而言,当医院治疗卡他莫拉菌感染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可作为在药敏结果未报告之前的经验首选。因不同医院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情况略有不同,建议开展广泛的细菌学检测,根据耐药性试验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并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6]-[7]


四、讨论

卡他莫拉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多呈肾形,成对排列(短轴相对),无鞭毛,无芽胞。卡他莫拉菌是专性需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上18-20℃即可生长。其菌落较坚硬、易碎,用接种环推菌落可使整个菌落移动。常见的生化反应中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DNA酶阳性都是其鉴定要点[8]


卡他莫拉菌是引起人类黏膜病变的病原体[9]。可定植在健康人体鼻咽部,该菌可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10],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局部或全部组织结构的炎症性病变[2]。是儿童听力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3]。治疗不规范或不彻底,有可能会引起颅内外并发症[11]由于卡他莫拉菌是儿童上呼吸道常见的共生菌,对于儿童,只有分离自鼻窦抽吸物和中耳液中的菌株,才应进行鉴定并报道[9]


image.png


卡他莫拉菌导致中耳炎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是在中耳形成细菌生物膜,细菌生物膜尤其是在复发性中耳炎和积液性中耳炎中更为常见。其他致病机制主要有:①外膜上的整体外膜蛋白(OMP)介导MC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达的宿主表面受体相结合;②黏蛋白5AC(MUC5AC)过表达可破坏支气管与肺部组织结构引发炎症反应;③ MC的表面受体蛋白结合宿主的铁结合蛋白并提取其中的铁,使其直接获取生长所需的铁,独立于上呼吸道的其他菌群增殖;④补体逃逸机制,如与人补体抑制剂的结合等[2]


卡他莫拉菌与急性中耳炎(AOM)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相比,伴有至少一种其他病原体导致的混合感染的比例显著更高,首次AOM发作的比例显著更高,鼓膜自发穿孔率显著更低,且在诊断时没有乳突炎,同时还具有更轻的临床特征[4]。而肺炎链球菌更常引起严重的AOM,表现为高热、更严重的耳痛、更频繁的鼓膜充血和膨出,以及中耳积液(MEF)和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更高。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AOM更常与结膜炎、双侧AOM、既往抗生素治疗和复发性疾病相关。


五、总结

本案例中比较可惜的是该患者没有前期其他辅助性检查和后续药物使用记录,所以无法得知后续治疗方案与治疗结果。随着卡他莫拉菌的临床分利率逐步增高,对其致病力、耐药机制和耐药性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卡他莫拉菌的认识,增强对卡他莫拉菌耐药性的监测,为医院感染防控和为临床诊断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


[1]徐禛,韩春华,党志红,等.311例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鼻咽部菌群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 35(5):4.

[2]史简,项玉涵,王丽丽,等.卡他莫拉菌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 20(22):3386-3389.

[3]邓欣欣,惠莲,杨宁,等.儿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细菌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28(19):4.DOI:10.13201/j.issn.1001-1781.2014.19.002.

[4]Broides A, Dagan R, Greenberg D, Givon-Lavi N, Leibovitz E. Acute otitis media caused by Moraxella catarrhalis: epidemiolog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Clin Infect Dis. 2009 Dec 1;49(11):1641-7. doi: 10.1086/647933. PMID: 19886799.

[5]Sillanpää S, Oikarinen S, Sipilä M, Kramna L, Rautiainen M, Huhtala H, Aittoniemi J, Laranne J, Hyöty H, Cinek O. Moraxella catarrhalis Might Be More Common than Expected in Acute Otitis Media in Young Finnish Children. J Clin Microbiol. 2016 Sep;54(9):2373-9. doi: 10.1128/JCM.01146-16. Epub 2016 Jul 13. PMID: 27413187; PMCID: PMC5005485.

[6]戴维·吉尔伯特, 等. 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新译第53版[M]. 范洪伟译.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24.

[7]杜银菊,钱璐,王飞,等.聊城地区卡他莫拉菌耐药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1(007):031

[8]陈东科, 孙长贵, 主编. 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9]王辉, 马筱玲, 钱渊, 李若瑜, 曹建平主译. 临床微生物学手册(第12版)[M]. 北京: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20.

[10]张彬瑶,刘亚丽,徐英春.卡他莫拉菌致病性及重要毒力因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22, 45(11):5.DOI:10.3760/cma.j.cn114452-20220507-00275.

[11]李楠,高士丹,金玉莲,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乙状窦周围脓肿1例[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0, 27(9):2.DOI:10.16066/j.1672-7002.2020.09.015.


作者简介


图片

李丽丽

就职于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2025年2月-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目前在微生物专业组工作。

END


作者|李丽丽(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

审校|王占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分享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