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慧眼识菌 > 【慧眼识菌】成团泛菌血流感染一例
【慧眼识菌】成团泛菌血流感染一例

2025-10-15 17:00

作者 赵峰、陈少璟


京港感染论坛

智驱融合:重构感染诊疗新范式



成团泛菌(P.agglomerans),以前称成团肠杆菌,革兰阴性粗短杆菌,有周鞭毛(4~6根),无芽胞,无荚膜,属于泛菌属(1989年建立的一个新菌属),泛菌属物种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已从污染物质、土壤、水、植物(作为附生植物或内生植物)、种子、水果(例如菠萝、橘子)以及人和动物的胃肠道、乳制品、血液和尿液等分离出来,成团泛菌为本属代表种。



一、病例摘要

患者信息:男,63岁,农民。


主因: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进食水困难3月余”,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25-06-17 15:55入住我院治疗。


现病史:患者于3月余前(2025-03-11)被人发现意识不清,伴左侧肢体无力,小便失禁,无恶心呕吐,无牙关紧闭,无口吐白沫及肢体抽搐、大便失禁,。查头颅CT:考虑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可能,右侧大脑中动脉走形区高密度影;双侧基底节区缺血灶,为行进一步诊治转至我院急诊,完善相关检查后予以动脉取栓治疗,后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平稳后出院,后间断行康复治疗,后择期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心脏起携器置入”手术(具体不详),目前患者左侧肢体无活动,经口进食水困难,为进一步康复治疗,就诊于我科,门诊以“偏瘫”收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6年,血压最高达“180/mmHg”,平素口服降压药物(具体不详),未规律监测血压;“心动过缓”病史4年(具体不详),平素口服药物(具体不详);“左小腿外伤骨折”病史10余年,保守治疗后愈合。


体格检查:T:36.2℃,P:60次/分,R:23次/分,BP:156/97mmHg。神志清楚,反应迟饨,言语不能,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理解力基本正常,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查体不合作。咽反射迟饨。双肺呼吸音粗,可间及散在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心率6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间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左上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左下肢肌力1级,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坐位平衡及站位平衡不能维持。


二、诊疗经过

6.17日,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上肢尤甚,吞咽困难,言语不利,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证。予以常规针法1次/日、观察病情变化。


6.27日,患者诉咽部轻度疼痛不适,言语不能,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双肺呼吸音粗,予以清开灵软胶囊清热解毒。


7.1日,患者于11:02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急促,双上肢抖动,肌张力升高,测心率95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165/95mmHg,测量体温为37.9℃,后患者体温升至39,7℃,明显寒战,考虑与感染相关,送双套血培养及炎症指标进行检查。治疗措施:积极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抗感染,给予雾化、化痰治疗,必要时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7.2日,检验科报血培养涂片结果为:革兰染色似革兰阴性杆菌。患者间断有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症状较前明显好转。继续当前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营养支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7.3日,患者无明显发热不适,精神状态较前有所好转,咳嗽、咳痰较前好转,无明显气短、呼吸困难表现。体格检查:T36.5℃,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7.8日,患者出院


三、入院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


血液常规分析:白细胞:7.89×109/L中性粒细胞5.42×109/L、单核细胞0.08×109/L↓、红细胞5.07×1012/L、血红蛋白163g/L


血凝指标:凝血酶原时间14.1s↑,纤维蛋白原:4.75g/L↑,D-二聚体定量2380ng/ml↑


感染相关指标:PCT:0.18ng/ml,IL-6 :209.98pg/ml↑,SAA 57.33mg/L↑,CRP 17.84mg/L↑。


血气指标:血液酸碱度:7.452↑二氧化碳分压33.8mmHg↓,总二氧化碳含量19.8mmol/L↓乳酸:2.08mmol/L↑。


电解质指标:Na:132mmol/L↓,Ca:1mmol/L↓


生化指标:前白蛋白277mg/L,总蛋白62.7g/L↓,白蛋白31.4g/L↓,r-谷氨酰转移酶74U/L↑,肌酐:52μmol/L↓,肌酸激酶:22U/L↓。


心标检查:B型钠尿肽363pg/ml↑。


微生物学检查:


血培养结果:7月1日送检双套血培养,次日双套4瓶血培养瓶均报阳,报阳时间分别为14h、15.5h、15.6h和16h,报阳曲线(图1),阳性瓶革兰染色:需氧及厌氧血涂片镜下均可见革兰阴性短粗杆菌(图2),作为危急值报给临床,经培养皿进行转种,24h后哥伦比亚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中国蓝平板形成较大、黄色、不溶血的菌落(图3)。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为成团泛菌(置信度99.9%)(图4)。


001.png

图1成团泛菌双套血培养瓶报阳曲线


002.png

图2 成团泛菌血涂片革兰染色


003.png

图3 成团泛菌培养24h菌落图


004.png

图4 成团泛菌MS特征峰图


四、讨论

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是一种革兰阴性需氧杆菌,属于肠杆菌目,曾被称为成团肠杆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或草生欧文菌(Erwinia herbicola),该菌为无荚膜、无芽孢的革兰阴性兼性厌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通常从植物和粪便中分离获得。


成团泛菌主要存在于环境和农业领域,罕见于健康个体致病。在血琼脂平板上成团泛菌35℃培养18-24h,形成较大、黄色、不溶血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橘红色菌落,在中国蓝琼脂平板上形成黄色菌落,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大而湿润、黄色菌落。氧化酶试验阴性,发酵葡萄糖、甘露醇,不发酵阿东醇,TSI为A/A、动力、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H2S、赖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均阴性。本菌特征为:75%成团泛菌产黄色素,发酵葡萄糖等糖类,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均阴性,利用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阴性,可与坂崎肠杆菌区别(见表1),利用鸟氨酸脱羧酶实验阴性,可与赫尔曼埃希菌进行区别。


表1泛菌属与阪崎肠杆菌鉴别的关键性试验

005.png

注:十:90%以上菌株阳性;一:90%以上菌株阴性;d:反应不定;(d):3-4日、阳性;V:11%-89%菌株阳性;ND:无资料 

尽管成团泛菌主要是一种植物病原体,但也可成为人类罕见感染的致病菌,1970-1971年美国曾暴发因静脉输液瓶盖污染导致的婴幼儿感染疫情,在血液透析/血浆置换中抗凝剂(46%枸橼酸葡萄糖溶液)成团泛菌污染时会导致脓毒症。成团泛菌感染通常与荆棘刺伤或受污染的肠外输液相关,偶见于职业性有机粉尘暴露。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它可能引起局部感染,而全身性感染则多见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宿主或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也有继发性菌血症或与静脉导管、污染输液等医疗器械相关的医院感染报道。本文报道一例的63岁男性脑梗患者,在住院期间因发热和炎症标志物升高,最终确诊为成团泛菌菌血症,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


本例患者3月前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和心脏起搏器置入手术,目前左侧肢体无法活动,经口进食困难(饮水呛咳、吞咽困难),采用鼻饲饮食,大便费力(需辅助)。患者的菌血症可能属于原发性血流感染,根据定义,原发性血流感染即非继发于局部感染灶的菌血症,根据文献自发性成团泛菌菌血症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抑酸剂使用显著相关,其他高危因素包括: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病毒性肝炎、A型血型等。本例存在胃食管反流、抑酸剂使用和2型糖尿病等风险因素,因无明确前驱感染史,未能明确具体感染来源,又因患者采用鼻饲饮食,推测前期胃肠道黏膜损伤促进了细菌经胃肠道移位,从而进入血液,发生菌血症。


与既往文献结论一致,本例菌血症呈一过性表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期间未复发,8天抗生素疗程即达到治愈效果。关于有效抗菌治疗方案,一项针对53例成团泛菌感染的药敏试验显示:所有菌株均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美罗培南和复方新诺明敏感。此外92.5%菌株对广谱头孢菌素和半合成青霉素敏感,62.3%对超广谱头孢菌素敏感,47.2%对氨苄西林敏感。有效抗生素治疗临床成功率可达100%,严重感染可联用多黏菌素B纤维柱直接血液灌流(PMH-DHP)清除内毒素。


五、案例分析

成团泛菌感染谱多样,临床表现可显著差异,其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尤其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本例预后良好,一方面归因于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以及无合并症和免疫缺陷状态,另一方面可能源于菌株本身特性,此外还需警惕医源性和环境等暴露途径。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


[1]Cheng A, Liu CY, Tsai HY, et al.: Bacteremia caused by Pantoea agglomerans at a medical center in Taiwan,2000-2010. J Microbiol Immunol Infect. 2013, 46:187-194.

[2]Walterson AM, Stavrinides J: Pantoea: insights into a highly versatile and diverse genus within the Enterobacteriaceae. FEMS Microbiol Rev. 2015, 39:968-984.

[3]Flores Popoca EO, Miranda García M, Romero Figueroa S, Mendoza Medellín A, Sandoval Trujillo H, SilvaRojas HV, Ramírez Durán N: Pantoea agglomerans in immunodeficient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respiratory symptoms. ScientificWorldJournal. 2012.

[4]周庭银,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3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


图片

赵峰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检验科,硕士,主管检验技师,执业医师,从事微生物工作,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三项,发表论文4篇。

图片

陈少璟

晋州市中医院检验科,本科,检验师

END


作者|赵峰(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检验科)、陈少璟(晋州市中医院检验科)

审校|王占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玉雪、王晓芳、王献伟、赵鸿斌、范蓉(石家庄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