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速递】科学认识流感
2018-01-10 20:41
作者 曹彬
流感的传染源包括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由于流感病毒变异较快,存在反复感染的可能性。65岁以上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出现并发症。
流感一般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一般来讲,流感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流感为自限性疾病,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重症病例可导致慢性基础病加重,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心脏和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
出现高热或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鼻咽拭子流感病原快速诊断可以作为初筛方法,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可以作为确诊的金标准。抗流感病毒治疗应及早,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推荐口服奥司他韦或吸入扎那米韦。
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接种流感疫苗,还应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的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或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勤洗手,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责任编辑: 曹彬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