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3 01:34
作者 张建港
寒冷的温度,挡不住参会人员的积极踊跃;凛冽的寒风,吹不走全体委员的热情如火。
2018年11月22日晚19点30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北京市望京昆泰酒店2楼多功能会议大厅准时召开。

会议伊始,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王辉致欢迎辞,对来自不同单位的各位委员能在百忙之中前来参会表示感谢与欢迎。
随后,在王辉主任委员的提议下,各个委员按就坐顺序依次进行了自我介绍,很好地增进了委员之间的相互了解。

晚8点整,王辉主任委员代表组委会,向全体委员做了详尽的工作汇报。首先,她回顾了委员会委员的入选条件和产生办法。就入选条件,她特别强调了几个关键词---“自愿”、“热心”、“多学科交叉”;就产生办法,她强调,依据《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章程》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专科分会管理办法》,对委员人数按行业产、学、研进行了综合性、均衡性的调整。

随后,她对2018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由王辉、宁永忠、张兴、张淑谦等策划和安排的网络直播课堂成功举办了19期,取得了热烈的反响,陈佰义教授、王辉教授、曹彬教授等作为主讲人的几期课程,观看人数都突破了千人大关;与此同时,微信宣传和推送工作也在有序进行,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另外,在2018年的3月和5月,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多学科论坛已经在中日友好医院成功举办2期,累计参与学术讨论的专家达20余人次。该论坛旨在落实国家10号令《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扼制细菌耐药的通知》,推动各医院建立AMS体系及队伍,推动医院多学科会诊及MDT感染控制,加强呼吸、感染、临床微生物室、临床药学等学科的发展。不仅如此,其他学术活动和科研项目如京津冀地区呼吸系感染与结核病临床诊疗研讨会、2018年度细菌耐药监测项目、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和网络建设(CAP-China)项目等也在有序开展。
之后,主任委员王辉向大家详细介绍了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网站的构建工作和未来规划。接下来,就分会委员换届和增补、青年委员产生和退出机制,她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随后,她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目前推荐成立的6个学组,包括分枝杆菌实验诊断学组、真菌感染学组、抗菌药物PK/PD学组、微生物感染与宿主免疫学组、儿科临床微生物学组和微生物组学临床应用学组。对于以上这些学组的学组目标和初步计划,王辉主委也一一做了介绍。
会议的最后,主任委员王辉跟在座的各位委员一起探讨了2019年的工作计划,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副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的曹彬教授,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吕媛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王选锭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的鲁炳怀和王一民等都积极做了发言,为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晚9点整,所有委员合影留念,会议圆满结束。

“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相信所以自信”
“坚持原创、追求学术、倡导合作、注重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