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会议报道 > 【实时报道】难分伯仲!优秀论文交流激烈进行中
【实时报道】难分伯仲!优秀论文交流激烈进行中

2018-11-24 10:46

作者 靳龙阳 周朝娥

11月22日下午,优秀论文交流版块如期举行,由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的陈宏斌副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的李辉大夫担任主持,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朝阳医院谷丽主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田国宝教授和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大智教授北京四位业界专家担任评委,本次共有11位选手入围优秀论文口头交流版块。


首先,由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吕晶楠带来关于高毒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毒力机制的研究,她的研究发现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的两个主要血清型K47和K64携带不同的质粒图谱,在系统发生树上位于不同的分枝,在毒力表型上也存在差异。


接下来,来自北京儿童医院的李丽君向大家带来关于儿童百日咳感染的临床特征、百日咳鲍特菌疫苗相关基因分型及抗菌药敏感性的研究汇报,她讲到,当前培养确诊的百日咳患儿以未接种疫苗的小婴儿为主,研究中的流行株基因型为ptxA1/ptxC1/ptxP1/prn1/fim2-1/fim3-1/tcfA2,该型菌株普遍对大环内酯类耐药。


随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蒋晓圆带来报告,她进行了IncHI5型质粒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详细介绍了IncHI5型质粒的骨架区特征,外源基因插入引起的基因截短和缺失导致的骨架区多态性,这些分析有利于更加全面的认识该类质粒的进化历史。


然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靳龙阳介绍了关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血流感染患者的全因病死率研究,并与传统的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预测能力的比较,他发现,随机森林算法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


下一位讲者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的秦娟秀,她介绍了关于027型艰难梭菌流行现状、临床表现、菌株特点等发面的研究成果,她发现,与北京流行菌株属于FQR1不同,上海的菌株是属于FQR2,FQR1和FQR2的艰难梭菌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中国。


紧接着,上海市东方医院的慎慧分享了上海地区临床分离念珠菌耐药性监测的研究成果,她的研究涵盖了上海地区27家医院,548株酵母菌,她发现菌株数量排名前四位的依次是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其中,热带念珠菌的氟康唑和伏立康唑耐药率较高。


随后,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周凯研究员报告了关于ST11型肺炎克雷伯菌亚克隆的研究,他发现,目前K47型菌株在减少,K64型菌株在增多,并且K64菌株引起感染的致病性和病死率更高,在毒力表型试验上也证明了这一点。


下面是来自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的邓春梅带来关于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她发现肺部真菌感染,PET/CT表现为18F-FDG 摄取增加,也可累及淋巴结、骨骼,SUV值与肺癌相似,临床极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她提示,术前应尽量取得病理、培养结果,积极查找真菌病原学以免误诊为肺癌。


之后,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的何磊进行汇报,他的研究通过对新发现的CA-MRSA ST398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动物感染模型、检测mecA基因等方法,他发现CA-MRSA的发展与特定毒力基因的获得或其他毒力因素的改变无关,他还强调了SCCmec分型在CA-MRSA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来自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检验科的周磊介绍了关于缺氧和吸烟对上呼吸道微生态的影响的研究,他发现,高原缺氧可引起人的呼吸道菌群的多样性减低;非吸烟人群的呼吸道普氏和链球菌属在高原缺氧后出现明显增高;吸烟人群的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减低更明显,大多数吸烟者中,菌群中克雷伯菌属丰度增加。


最后一位讲者是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的尹玉瑶,她介绍了基于多种统计学方法预测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革兰阴性菌多重耐药性的研究结果,她通过结合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方法建立临床决策树,在仅知革兰染色结果的前提下,为医院获得性肺炎中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提供简单的预测模型,该模型的应用将为临床医生的决策提供帮助。


在所有11位讲者的汇报结束之后,四位专家评审对大家的报告内容和表现进行了点评,并对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表达了鼓励和赞扬,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时间已到了晚上7点,在场的观众还都没有离去,最后对获奖选手们抱以了热烈的掌声。

优秀论文交流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周凯 何磊

二等奖

靳龙阳 吕晶南 周磊 秦娟秀

三等奖

尹玉瑶 李丽君 蒋晓圆 慎慧 邓春梅


审核:陈宏斌    摄影:武雍嵬    编辑:孙世俊



“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相信所以自信”

坚持原创、追求学术、倡导合作、注重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