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会议报道 > 【会议报道】过五关走麦城 ——溯本求源,到底什么才是幕后元凶?
【会议报道】过五关走麦城 ——溯本求源,到底什么才是幕后元凶?

2018-11-26 15:21

作者 穆生瑞

踏雪寻梅,抽丝剥茧,书写医者风采;溯本求源,由浅入深,镌刻医者恒心,一段段复杂的病史,一张张变化的CT片,一个个动态的化验单,如何能从重重迷雾中寻到一丝希望的曙光,这是本专题的目的。别人犯过的错误,别人走过的麦城往往才是值得汲取的经验,到底是做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子龙,还是饮恨麦城的关云长,四位专家带来了他们的经验。

第一位讲者是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的佘丹阳教授,《从误诊病例看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治的复杂性》,起先,他用病例带领我们揭开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面纱,一个反复咳嗽咳痰伴发热、喘息的患者,白细胞增高,痰培养:丝状真菌,肺泡灌洗液GM试验 7.5,烟曲霉特异性IgG>500,影像显示左肺斑片状影,支气管扩张,实变,空洞。伏立康唑治疗后有好转,可疑问来了?从各种检查来看是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慢性肺曲霉菌病?ABPA?好像都有符合的地方,所以他总结道曲霉感染后多种疾病形式可能共存。同样的道理,他强调曲霉感染后不同疾病形式可能相互转换,IPA可以视为一组疾病,而不是一个疾病。通过一个个病例,他从讲述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常见误诊情况到强调非免疫缺陷患者IPA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层层递进,揭开面纱,在座听众收益匪浅。

第二个病例是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周华教授讲述《两肺弥漫病变+呼吸衰竭:如何实现广覆盖》。一个在流感季期间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促,体温最高达39.2℃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初步诊断病毒性肺炎(重症,疑似人感染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 呼吸衰竭(I型),然而甲流、乙流、H7N9检测阴性,同时却查到HIV阳性,医生不得不推翻之前的诊断,考虑肺孢子病肺炎(PCP),但现实不尽如人意,虽调整用药,对症治疗,但氧合越来越差,体温控制越来越差,影像表现也越来越重,调整用药,窄谱变广谱,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结果影像学结果好转。为什么又会出现这种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个时候,血培养加腰穿发现有隐球菌感染,后对症治疗,痊愈出院。他表示肺弥漫性病变病因复杂,病情危重,临床医生与微生物感染医生必须要有责任和担当。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科刘学东教授,《一例初始治疗失败HAP的曲折诊治经历》,一个诊断明确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化疗结束发热,胸闷憋气 ,高密度影,广覆盖用药,仍然持续发热,不断调整用药,病变依旧进展,影像显示肺部实变范围不断扩大,这种表现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后决定再做一次支气管镜,找到少量真菌菌丝,同时左上叶活检见粗大真菌菌丝,最终诊断毛霉菌感染。她表示医生诊断思路要开阔,只有这样才能更接近疾病的真相。

第四位讲者是来自潍坊呼吸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晓琦教授一个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人,患者入院前第一次发热 ,入院后积极抽液,体温正常,抗结核治疗药物之后,出现第二次发热,停药,体温下降,继续用药,出现第三次发热,迷雾似乎越来越重,NTM?复查肝功,发现严重肝损伤,考虑药物性肝损伤,保肝治疗,肝功正常后,继续缓慢逐次加用抗结核药物,结果出现第四次发热,病人在承受疾病的痛苦时,大夫也同样在迷雾中煎熬,但仍不放弃探索,后查LDH升高,综合各项检查以及胸腔镜诊断继发性脓胸,四次发热,各有不同,每一次都需要医生的仔细与专业,我们必须努力提高临床诊疗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早地诊断疾病,为患者解除痛苦。

临床经验的积累离不开精彩病例的回顾,每一次惊心动魄的病例分享都让我们身临其境,回味临床工作中的纠结与苦恼,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相信,所以自信,希望每一个热爱感染病的医生都能秉持治病救人的初心,溯本求源,将抗感染事业越做越好。

供稿: 穆生瑞   中日友好医院

审稿:王一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