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2 16:38
作者 黄小华 宁永忠

2017.11.01贵州航天医院先后有三名医务工作者因为“尘肺”的诊断,被公安蜀黍带走(见医师报公众号、伟哥聊医公众号)。一时哗然。从专业的角度看,尘肺患者确实值得关注。也是赶巧,笔者碰到一例。

患者男,71岁,主因“反复咳喘7年余,加重一月,门诊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于6月12日入院。


2.体温:36.7℃;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8/102mmHg。胸廓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粗,双侧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无胸膜摩擦音。
3.从事石匠工作10余年。


1.胸片示:双肺气肿、弥漫性病变
2.血常规:白细胞5.48×10^9/L,中性粒百分比65.6%,CRP12.36mg/L,余无特殊
3.痰培养:正常菌群生长


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尘肺


予以氨茶碱注射液平喘、盐酸溴己新化痰、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抗感染等处理。
患者偶有咳嗽、咳痰、气喘,神志清,精神可,睡眠可,饮食可,患者要求出院,嘱其注意休息、保暖,避免劳累、感冒,于6日后出院。

7月9日患者再次入院,精神饮食差,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不易咳出,活动后喘息气促明显,体力耐受下降,一般体力不能耐受。体格检查:桶状胸,双肺呼吸音粗,双侧肺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律不齐,可闻及偶发早搏。
诊断: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2.尘肺
3.心律失常
痰涂片革兰染色见下图

镜下可见许多不着色的杆状细菌,俗称“鬼影”。
鬼影一般提示分枝杆菌属,于是加做抗酸染色,见下图。

和医生沟通,并发出报告:找到抗酸杆菌4+


1. 抗酸染色4+,说明此例应考虑为慢阻肺、尘肺伴结核感染。患者的再次入院是否意味着之前没有找准病原?两次入院,一开始医生皆未开抗酸染色医嘱。
2. 通过此案例,再次凸显涂片的重要性。涂片可以有效减少临床的漏诊,当然前提是微生物学工作者有丰富的经验。
3. 尘肺是结核的易感因素,建议对尘肺患者都应做排除结核的检查,特别是鉴别诊断时。
4. 我国是居世界第二位的结核病国家,每年新发生结核患者100万例,作为医务工作者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检索文献可知,结核与尘肺相关信息有如下几点值得关注:
中国台湾研究(Respirology. 2007 May;12(3):416-9.)显示,尘肺患者患结核的概率和一般人群相比,OR=2.260 (P = 0.003)。也就是说,尘肺是结核病的易感因素,虽然OR值不太高。
中国CDC研究(BMC Public Health. 2018 Apr 11;18(1):473.),煤炭业尘肺患者,潜伏结核(IGRA阳性率)高达66.4%。
马来西亚一例病例报道(BMC Pulm Med. 2016 Sep 7;16(1):131.):患者从事牙科实验室工作20年(职业粉尘),肺部疾病初诊是结核。抗结核治疗无效。CT引导活检,确诊是尘肺。此例提示,鉴别诊断要区分二者,而患者执业风险要问诊到位。
俄罗斯研究(Probl Tuberk. 2003;(2):41-3.)显示,X线显示没有尘肺,但在有尘肺风险的工厂工作而罹患肺结核病的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这意味着,粉尘还没有导致尘肺时,对结核病的康复就有负面影响
投稿:黄小华 重庆市云阳县医院
宁永忠 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
审稿:杨 青 浙江大学附一院
曾 吉 武汉市第四医院
以上文章为京港感染论坛独家编辑,转载需要获得许可,并标明来源,投稿热线:pidmi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