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2 16:39
作者 京港感染论坛
时间:2018年8月8日晚20:00星期三
讲者:曾枚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主持:姚开虎 北京儿童医院
嘉宾:杨梅 北京儿童医院
王世富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
1
曾玫,女,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2008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和多伦多儿童医院感染科进修,2011年在香港大学新发传染病重点实验室访问学习。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传染科主任。第21届WHO基本药物选择和使用专家委员会委员,WHO抗生素工作组专家成员,WHO抗菌素管理工作组专家成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免疫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预防接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学病分会第11届委员暨儿童感染与肝病学组组长,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成员,上海市医院协会第2届传染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专科分会第7届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感染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微生物与感染》编委, 《中华儿科杂志》第15届编辑委员会通信编委。参编《儿科处方集》、《褚福堂实用儿科学》、《儿科感染性疾病诊疗规范》等书籍。
研究方向:儿童重要感染性疾病以及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病原学及诊治、抗生素耐药以及疫苗临床问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益普生腹泻基金、上海市自然基金、中美新发传染病合作项目、上海市科委项目、上海市卫计委重点项目。在国内权威期刊和SCI期刊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60多篇,SCI收录20多篇。
2
姚开虎 ,研究员,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 微生物研究室主任。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致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研究,尤其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百日咳杆菌方面的研究。
现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17届委员会疫苗接种委员会副组长(2017.03-),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临床微生物学组委员(2015.6-2018.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微生态协作组副组长(201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感染协作组成员(2014.10-)。
担任SCI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编委,以及核心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2013.11.16~)、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2013.03.01-)、儿童感染性疾病杂志(中文版)编委(2013.4~)。
3
杨梅,医学硕士,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ICU专业临床药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带教药师
北京精准医学学会委员
北京生理科学会CCM肿瘤组成员
儿科药学杂志审稿专家4
王世富,山东省儿童微生物组学研究中心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研究协作网技术总负责人,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儿童医学实验诊断中心微生物室负责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美Southern California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委员,山东省医院协会临床微生物专家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济南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济南市卫生系统“杰出青年技术创新能手”,2017年首届济南市优秀青年技术骨干。
参与完成“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大专项“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病原谱流行规律及变异研究”研究,作为第一主研人主持科研2项,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6项,获济南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出版专著2部,荣获第七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先后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9篇(总影响因子30.4)。2008年首次证实山东部分地区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的流行毒株为C4亚型,2015年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应用宿主抑菌剂美金刚治疗多重耐药菌引起的菌血症和脑膜炎,研究成果被国家卫计委主办的《健康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2016年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致病机理三联症即血脑屏障的病原侵袭、NF-κB活化和白细胞移行”理论,并发表于《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执行:
宁永忠(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
张 兴(武汉市第四医院)
进入直播课堂方式:
电脑端:复制网址至浏览器即可进入直播课堂:https://live.fsmeeting.com/7q20ayFPx
手机端:直接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直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