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热点与争鸣 > 【热点和争鸣】诊断管理——实验室助力改善抗微生物药物使用
【热点和争鸣】诊断管理——实验室助力改善抗微生物药物使用

2018-12-02 17:19

作者

翻译:宁永忠   审校:鲁炳怀 

JAMA观点

2017.7.31在线发表 http://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647071



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项目(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program)已经应运而生——它是揭示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控制成本、减少药物耐药、预防药物相关副反应事件的一种手段。传统管理模式依赖药师(pharmacist)、感染性疾病临床医生、或二者共同为临床提供反馈。

基于培养和非培养的诊断检查,辅助确定感染存在与否。尽管是常规检查,医嘱、解释诊断检查的过程依然复杂,常常导致诊断错误[1]。医嘱进行一个检查的决策,应该以仔细的临床评估、临床综合征识别、对所做检查的验前概率评估为先导。检查医嘱下达后,进行标本采集和检验,得出结果后进行报告。之后临床医生解释这些结果,并确定是否启动或继续治疗[1]

不过,临床医生常常医嘱对没有疾病过程特异性症状的患者进行普通检查(即,感染的验前概率非常低),例如,给没有腹泻的患者进行艰难梭菌粪便检查,或对没有尿路感染症状的患者进行尿培养。此时或其他情况下,如得到阳性结果,尽管这些结果为假阳性或定植,并不代表真正的感染,临床常常启动不必要的治疗, [1,2]

低验前概率时医嘱检查的难题又因更为敏感的分子检测而有所放大。很多分子检测已经纳入到“综合征”检查组合中[3]。一些组合检查同时针对超过两打的靶标,而未来下一代测序检查(译者按,国内一般称之为“二代测序”)可以检测任何微生物遗传物质的存在[3]。该实验中对每一个检测靶标而言,感染的验前概率变化巨大,这进一步使得阳性结果的解释复杂化,并潜在导致过度治疗[3]

诊断管理(diagnostic stewardship)

诊断管理包括:修正诊断检查的医嘱、执行、报告过程,来改善对感染以及其他状态的治疗。实验室同仁称这些步骤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干预[3]。一些医院已经意识到结果有假阳性、很多检查没有能力来区分定植和感染,所以努力改善诊断管理。诊断管理的执行据实验室策略而异,这些策略包括:拒收采集、运输过程不恰当的标本,以级联方式(cascading fashion进行多个测试——例如,在尿培养前进行尿液分析,只有脓尿才进行尿培养。

一些医院走的更远,进行教学夏令营来培训医生掌握正确的适应征、针对检查的标本采集。一个项目报道:对危重儿童减少了46%的血培养[4]。诊断管理可以通过电子健康记录系统进行操作,方式包括删除一些特殊检测,允许在初始试验阳性时下达进一步医嘱的选项,例如,“如果脓尿则进行尿培养”——这反映了尿分析显示脓尿存在时,才进行尿液培养的医嘱。表格中描述了部分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检查、可能的诊断管理干预。

潜在的益处

诊断管理始于改善临床关怀的期望,即减少假阳性结果,减少过度诊断而同时可以识别真阳性病例。精准诊断与抗生素正确使用紧密相关,可以减少副反应、缩短住院日。减少假阳性的结果,也会改善患者关怀——通过避免医生针对假阳性的过长的工作、针对不正确诊断的必然失败的信心,比如,患者因药物副反应导致谵妄时的尿路感染诊断。尽管多数诊断管理聚焦于减少不正确的检查,它的其他方面——比如对血培养中细菌进行快速鉴定——强调更加准确、及时诊断的整体性目标。

假如一个实验室通常服务于一个大患者群体,诊断管理在每一次靶向检查进行时都会执行,则诊断管理的可能益处可能会扩大传统的抗生素管理——抗生素管理仅仅针对目标药物。理想情况下,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项目复杂化、扩大化后会促进诊断管理的发展。

可能的害处

与医疗服务的任何改变一样,存在着可能的非预期后果、危害。最紧要的关注即,提高检查的阳性预测值,一些诊断可能会漏掉[1]。诊断管理原则的精深落实会避免这种情况[4],不过随着诊断管理的扩大,应该进行密切监测。其他可能的害处与受到检查限制、禁止后医生的挫折感有关,因为这些指南看起来减少了医生的自主权。因此,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涉及检查过程改变的培训时,必须保证透明性。

警告和未知因素

诊断管理应该易化正确的临床决策,但不能绝对化,或阻碍对患者的医疗保健。管理所针对的检查,应该在特定需求、特定环境都有提供。例如,尿分析没有显示脓尿时,孕妇、进行尿路外科的患者,应该可以进行尿培养,因为此时针对无症状菌尿的治疗是正确的。应该监测诊断管理的标准,并在观察到可能的害处或收获没有预期大时进行修订。

诊断管理的最佳形式尚无定义。理想情况下,实验检测、方法应该在临床试验中基于患者结局进行评估。例如,使用脓尿的不同阈值(每高倍镜视野>10与>50个WBC)来启动尿培养——这一点应该在可能尿路感染的患者检查中通过结局来进行研究。

未来检查的应用

很多感染性疾病新检查,依赖于源自很多可能病原的痕量遗传物质。很可能会混淆定植和感染,并因此过度诊断、进而导致过度治疗。这些检查的最正确的应用,需要诊断管理的前瞻性、需要研究针对临床结局的检查效果,而非与其他检查进行比较。

结论

诊断管理正在逐渐增加,用以引导正确的临床行为,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假阳性结果,更加快速地识别病原和靶向治疗。诊断管理的发展,与细菌培养、艰难梭菌检查相关联,不过当扩展到分子检查时才更显重要。管理团队的实验室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落实诊断管理,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改善患者医疗保健。

改善普通感染性疾病实验检查的诊断管理的步骤


医嘱(分析前)采集(分析前)检查(分析中)报告(分析后)
一般原则只有临床表现与感染性疾病病原相一致(验前概率高)时,才进行检查关注标本采集和运输,优化产出、减少污染使用辅助性实验室检查,来区分定植和感染报告结果,形式要能引导正确的实践
尿培养症状提示尿路感染,或假如没有症状,与指南相符合时(即,尿路外科、妊娠),才检查

会阴部清洗后无菌留取清洁中段尿从收集管(不是袋)获得插管标本,优选在新插导管。

如果有脓尿,则执行尿培养

解释结果,例如,“多种微生物,提示污染”;“不是脓尿,没有进行尿培养”。

选择性报告抗生素敏感性——仅仅展示优选抗生素
血培养

感染症状存在(发热)时才检查

避免反复培养,除非持续怀疑感染或有血管内感染

应用无菌技术——首选经过培训的静脉团队来采集外周静脉标本

避免从插管采血
对初始阳性结果考虑快速检查,比如PCRPNA-FISHMALDI-TOF

解释结果,例如,“可能是皮肤污染”;“金葡菌,可能的病原,建议感染性疾病会诊”

选择性报告抗生素敏感性
艰难梭菌检查疑似感染(例如,近期抗生素暴露,每天>3次不成形便,持续>24hr,没有近期使用泻药)才做检查只收集、送检不成形便(即,与容器形状一致的标本)考虑使用检查规则,包括毒素酶免检查解释结果,例如“毒素阴性,PCR阳性,意味着可能是定植,而非致病”
分子检测组合(即,“症状”检查)当组合中2个或多个目标的验前概率为中度到高度,且结果会影响处置时,进行检查使用推荐的采集、运输标准,减少污染,优化产出执行最为严格的实验室防污染指南,避免假阳性结果

如果实验室其他检查(例如,在粪便病原组合中有艰难梭菌检查),则选择性禁止该检查结果

解释结果,并讨论定植
自动化形式

临床决策支持采集症状的明确证据

有禁忌症时强制性终止,比如,艰难梭菌检查前48hr内应用了腹泻药物

记录采集的部位、方法

医嘱需要的辅助测试——比如,尿培养前的尿液分析
实验室支持系统可以执行级联检查(cascade of tests预制报告可以由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审核、修改
临床培训

缩写:PCR聚合酶链反应;PNA-FISH肽核酸荧光原位杂交;MALDI-TOF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参考文献

1. McGlynn EA, McDonald KM, Cassel CK.Measurement is essential for improving diagnosis and reducing diagnostic error:a report from 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 JAMA. 2015;314(23):2501-2502.

2. Polage CR, Gyorke CE, Kennedy MA, et al.Overdiagnosis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in the molecular test era.JAMA Intern Med. 2015;175(11): 1792-1801.

3. Messacar K, Parker SK, Todd JK,Dominguez SR. Implementation of rapid molecular infectious disease diagnostics.J Clin Microbiol. 2017;55(3): 715-723.

4. Woods-Hill CZ, Fackler J, NelsonMcMillan K, et al. Association of 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with bloodculture use in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JAMAPediatr. 2017;171(2):157-164.

译者按:

“症状”检查(syndromic testing):传统而言,检查都是基于诊断;随着分子生物学多靶向检查的进展,检查可以不必基于诊断,而是基于患者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

级联检查(cascade of tests)、级联方式(cascading fashion):即连续检查,前面检查的结果是后面检查的启动条件。

译者谨识:

国际和国内的情况稍有差异。国际上过度诊断(源自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并存。国内过度治疗明显,甚至有过之无不及。而过度诊断则另有一番风景。其中过度检查正相反,比如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血培养送的太少了,而非太多——有适应征也不送;送的套数也不够;由此过度诊断不是因为过度检查,而是由于主观随意——不重视微生物学证据所致。各位同仁微友,不可不察之!

延伸阅读:

Dik JW, Poelman R, Friedrich AW, et al. Anintegrated stewardship model: antimicrob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diagnostic (AID). Future Microbiol. 2016;11(1):93-102.

Considering the threat of antimicrobialresistance and the difficulties it entails in treating infections, it isnecessary to cross borders and approach infection management in an integrated,multidisciplinary manner. We propose the antimicrobial, infection preventionand diagnostic stewardship model comprising three intertwined programs:antimicrob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diagnostic stewardship, involving allstakeholders. The focus is a so-called 'theragnostics' approach. This leads toa personalized infection management plan, improving patient care and minimizingresistance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it is important that healthcare regionsnation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work together, ensuring that the patient (andmicroorganism) transfers will not cause problems in a neighboring institution.This antimicrob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diagnostic stewardship model canserve as a blue print to implement innovative, integrative infectionmanagement. 

以上文章为京港感染论坛独家编辑,转载需要获得许可,并标明来源,投稿热线:pidmi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