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前沿速递 > 【前沿速递】非流感病毒所致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一项来自CAP-China中国肺炎研究网的前瞻性注册登记研究
【前沿速递】非流感病毒所致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一项来自CAP-China中国肺炎研究网的前瞻性注册登记研究

2019-07-26 16:50

作者 周飞

Disease severi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used by non-influenza respiratory viruses in adults: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registry study from the CAP-China Network

周飞,王一民,刘颖梅,刘学东,谷丽,张晓菊,蒲增慧,杨国儒,刘波,乜庆荣,薛兵,冯靖,郭强,刘建华,范红,陈瑾,张永祥,胥振阳,庞敏,陈瑜,聂秀红,蔡志刚,徐金富,彭堃,李向欣,向平超,张作清,姜淑娟,苏欣,张杰,李燕明,靳秀红,蒋荣猛,董建平,宋元林,周红,王辰,曹彬,CAP-China中国肺炎研究网

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病毒作为呼吸道感染病原的重要作用。对于流感病毒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预后目前已经有诸多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但是,在既往研究和认识中,非流感病毒则被认为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和儿童肺炎的病原。成年人非流感病毒肺炎的的研究大都来自病例/病例系列报道,认为其主要对特殊人群如免疫抑制、长期入住护理机构的体弱老年人、伴有肺基础疾病患者或危重症患者产生严重影响。非流感病毒对于非免疫抑制成年人CAP患者预后影响尚无缺乏系统性研究,因此临床医生往往忽略了非流感病毒在免疫健康成年人CAP患者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本研究比较了非免疫抑制成年人流感与非流感病毒所致CAP的病情严重程度、达临床稳定时间、并发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等,首次系统性评估了成年人非流感病毒肺炎的临床意义,研究论文2019年6月4日在欧洲呼吸杂志(Eur Respir J. 2019 Jun 4. pii: 1802406. https://erj.ersjournals.com/content/early/2019/05/08/13993003.02406- 2018)在线发表。

2015年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北京市科委项目支持下,王辰院士与曹彬教授领衔建立CAP-China中国肺炎研究网。自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本研究通过CAP-China肺炎研究网前瞻性入组了全国5大地理区域34家二、三级综合医院的住院CAP患者,除进行常规微生物学检测外全部统一进行咽拭子及下呼吸道标本采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偏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和人冠状病毒),病原检测方法与美国EPIC研究(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AP流行病学调查,N Engl J Med. 2015;373:415-27)一致。研究期间共入组2336名非免疫抑制成年人住院CAP患者,其中996名患者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病毒检测。本研究通过多因素回归矫正了细菌共感染和其他混杂因素后进一步比较了流感病毒阳性和非流感病毒阳性患者入院时CURB-65≥3、氧合指数<200mmHg比例,住院过程中脓毒症、低氧血症发生率,入院24/72小时达临床稳定比例,院内/出院90天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等。

研究结果显示非流感病毒肺炎占病毒性肺炎的27.4%,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偏肺病毒。与流感病毒性肺炎相比,非流感病毒性肺炎入院时CURB-65≥3比例、氧合指数<200mmHg比例,住院过程中脓毒症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患者90-天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图1)。

图1.流感病毒与非流感病毒肺炎入院病情严重程度、住院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90天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比较



将合并细菌感染、提示细菌感染的临床指标(如降钙素原升高、白细胞升高、发热及肺影像学实变)及其他混杂因素后进一步证实:非流感病毒与流感病毒相比对于非免疫抑制成年人C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发生并发症及90天病死率的影响相似(表1)。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出了非流感病毒肺炎在非免疫抑制成年人患者这一更具普遍性的人群中的重要性,除了既往我们认识到的非流感病毒是上呼吸道和儿童肺炎重要病原体,其对成年人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与流感相似。随着快速分子诊断技术的进步以及众多进入临床研究的针对非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的出现(DAS181,GS5806, ALS-8176 和 AK0529:西多福韦),临床医生将更熟悉非流感病毒性肺炎,能否及时识别病毒性肺炎,早期应用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减少不必要抗菌药物使用,改善患者的预后。


表1. 多因素回归中不同病毒与入院时CURB-65 ≥3 和 PaO2/FiO2 <200,住院期间发生低氧血症和脓毒症, 以及90天病死率的关系

致谢: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I12B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1425001/H0104),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8-I2M-1-003),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D151100002115004)对本项目的支持。

感谢参与本项目的CAP-China的所有成员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青岛市立医院呼吸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烟台毓璜顶医院感染科;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淄博市临淄区人民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良乡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呼吸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危重症医学科;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呼吸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复兴医院呼吸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大兴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呼吸科;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上海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市第六医院呼吸科;北京昌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北京石景山医院呼吸科;山东省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呼吸科;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平谷医院呼吸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感染科;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电力医院呼吸科

供稿周  飞 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

审阅曹  彬 中日医院

论文来源Zhou F, Wang Y, Liu Y et al. Disease severi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used by non-influenza respiratory viruses in adult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egistry study from CAP-China Network. Eur Respir J. 2019 Jun 4. pii: 18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