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6 23:24
作者 郭一凡
2019年11月15日晚7点30分,科研华夏之声在分会场二如期进行,会议邀请到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杨光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赵翔宇教授,山东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孙强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儿研所的袁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何磊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尹俊教授,在田国宝和吴文娟两位教授的主持下,分别在临床和基础方面向大家展示了各自的工作,引发了会场观众的强烈共鸣,为今后的合作寻找机会。 第一位是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杨光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胰岛素耐药的分子机制。他发现,胰岛素抵抗人群金葡的定植比例增高,且30%-50%的普通人都存在过金葡的隐性感染。那么定植的金葡与胰岛素抵抗是否存在关系?接下来,杨光教授课题组证实,金葡分泌的eLtaS蛋白与胰岛素结合,抑制了后者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并且eLtaS单克隆抗体(YG2)可以逆转这个作用,有转化到后期临床使用中的机会。 第二位是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研所的赵翔宇教授,她向大家介绍了关于CMV-CTL一线治疗移植后CMV感染作用机制的工作。她表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血液肿瘤的唯一有效的手段,但是移植后感染的概率很高,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很重要的一类。他们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均证实,扩增供者来源的T细胞输入病人体内,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促进T细胞重建,清除病毒,观察到免疫细胞的增加,治疗效果很好。 第三个是山东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的孙强教授带来的关于抗生素使用多元干预项目的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在基层卫生院存在对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两个县城内选取了12家干预乡镇卫生院,13家对照卫生院进行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对干预组的医生和患者在抗生素使用方面培训6个月,而对照组一切照常。发现在18个月时干预组的抗生素使用仍少于对照组,对于此次调查结果,当地卫生健康委表示将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 第四位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儿研所的袁静教授,她向大家介绍了一种NAFLD病原新机制,高产酒精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现过程。首先她对一个细菌性自酿酒综合症ABS/NASH病人进行抗真菌治疗,发现无效。随后,对患者粪便和消化道分析,鉴定和分离出高产乙醇的肺炎克雷伯菌,导致酒精性脂肪肝,可能是由于线粒体失调的原因,利用噬菌体可以清除这种病原体。最后,袁静教授表示,微生物领域仍然充满和许多未知,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第五位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何磊教授,她的报告题目为:MRSA群体感应功能失调通过抵抗白细胞促进生物被膜感染。她介绍道,MRSA数量感应系统(QS)可以调控生物被膜形成,且QS失调仅出现在生物被膜相关持续性感染中,通过宿主免疫应答介导的生存优势和生物被膜增厚,从而发生免疫逃避。证明了群体感应抑制剂无法用于治疗慢性持续性感染的全新观点。 第六位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尹俊教授,他通过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向大家介绍了中药血必净辅助治疗脓毒症的工作。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研究过程,包括研究设计、伦理批准和研究方案等。研究发现血必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减少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且未增加患者用药风险。研究证明血必净是具有明确临床价值的、治疗重症肺炎和脓毒症等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药物。 会后,与会观众与各位讲者热烈讨论,以期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也希望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能够多多合作,共同促进我国临床微生物与免疫感染的发展。
供稿:郭一凡 审阅:王启 排版:郭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