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1 13:00
作者 崔晓敬
由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共同主办的“京津冀地区结核病综合防控与诊治研讨会”于2017年12月1日在中日医院召开。本次研讨会围绕肺结核的诊断、重症结核病救治、耐药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鉴别、综合医院结核病科感控、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等主题展开讨论,以促进结核病规范防治,提高结核病诊治水平,提升综合医院分枝杆菌防控能力,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结核病学科的交融。
参会代表来自京津冀地区呼吸专科医联体单位,多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亦有检验专业、感染病科、院感疾控等领域的人员,会议现场座无虚席,许多参会者席地而坐,聚精会神地聆听。会议开始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曹彬教授致辞,会议由王一民医师主持。曹彬教授是呼吸系感染领域的大咖,亦是中日医院结核病区的负责人。中日医院结核病区筹备近2年,于2017年10月12日通过北京市卫计委的现场评审,2017年10月16日正式开诊收治结核病患者。结核病区的成立标志着中日医院建立了更加完整全面的呼吸学科群,有利于早期发现、规范诊治结核病患者,有效防控结核病,促进国家防痨事业的进步。
第一位讲者为全军结核病研究所所长、解放军309医院结核科主任医师王仲元教授。王教授从我国刚刚发布的2017版肺结核诊断行业标准出发,介绍了结核杆菌的细菌学特征、结核菌感染与结核病的概念、结核病临床表现的特点(症状轻于病灶、影像学变化较缓慢、静默的肺部体征及慢性感染表现的检验学指标),精辟的点评了目前结核病诊断的辅助工具的优劣,强调了结核诊断的金标准——细菌和病理,关于耐药结核诊断,强调“先有临床耐药,再寻找实验室依据”。作为具有丰富临床结核病诊治经验的医生,王主任总结结核病诊治提出“会诊断肺结核是爷,会排除肺结核是祖师爷” 的幽默观点,让大家印象深刻。
接下来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科主任医师谢兰品教授讲解了重症结核病救治方面的知识。谢兰品教授以两例精彩的病例引出所讲内容,真实生动,令人印象深刻。第一例为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混合型)、骨关节结核、淋巴结结核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肝损伤,诊治过程十分曲折。由此病例,参会者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临床分期、药物选择、治疗疗程等方面有了清晰的认识。病例二为肺结核合并肠结核、腹腔淋巴结结核,并发肠穿孔、急腹症的患者,经肠切除、肠造瘘手术,后续抗痨治疗过程中又出现了皮疹、急性肾衰竭等不良反应,经过反复的药物调整及支持治疗,患者最终好转出院。听完这个病例,所有的医生都不会忽略有消化道症状的肺结核患者并发肠结核的可能。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年轻医生崔晓敬,崔晓敬医生是曹彬教授呼吸系感染团队的一员,参与了中日医院结核病区的筹备,近期在结核病房工作,分享了一例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急剧进展的干酪性肺炎的病例, 并从结核病相关的变态反应、免疫反应等角度分析了该例患者病情变化的原因及处理对策。
第四位讲者是山东省胸科医院结核内科主任医师、烟台肺科医院名誉院长高绪胜教授,高教授演讲的主题为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结核病的精准诊疗。高绪胜教授介绍了免疫抑制剂的种类、特点,实体器官移植后结核感染的流行病学及诊断要点,移植相关结核病的预防、潜伏感染的治疗、结核病的治疗,及抗结核药物与免疫抑制剂的相互作用,最后以2例肾移植后及1例肺移植后结核病的病例强化了上述相关知识。
经过短暂的茶歇,会议的下半场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结核内科主任医师、肿瘤免疫学博士张立群教授开场。张立群教授的主题为“耐药TB及NTM鉴别诊断”,首先介绍了耐药结核的定义、分类、疫情及药物,讲述了耐药结核病原学诊断方法,包括涂片、培养、药敏、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强调了病原学结果的局限性,提出耐药结核的诊断应基于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的综合考虑,其次讲述了NTM的分布、流行趋势、菌种鉴定方法,及其与耐药结核鉴别的重要意义,最后以一例精彩病例总结了TB、耐药TB和NTM三者的鉴别方法。
下半场会议的第二位讲者为天津市海河医院的李丽教授,李丽教授从事呼吸、结核内科工作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李丽教授从“重新认识结核病”的角度,以精彩的影像学资料展示了结核病的多系统危害,以切实的数据讲解了肺结核不同病灶排菌量、传播特点,详述了结核病诊断新技术,影像学方面讲解了核磁共振对于心包结核、骨结核、中枢结核的诊断意义及PET- CT对于结核与肿瘤的鉴别、结核活动性评价的价值,后面以一系列精彩的病例和影像讲解了结核与NTM、结核合并肿瘤、结核病与免疫病、结核病与器官移植、结核病与结节病等情况下的鉴别。在座无不凝神静听,有听众称这是“2017年听到的最精彩的一节课” 。
院感防控是综合医院结核病房,疾病诊治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中日医院院感办/疾控处副处长邬巧玲教授从中日医院结核病区的筹备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院感问题出发,详细介绍了结核病区的防护流程、消毒隔离制度和医疗废物处理、结核病区标本运送制度与流程、呕吐咳痰的处理、功能检查方案与流程、结核患者手术感控方案、结核病房探视制度及结核患者教育等,并讲解了综合医院结核病区患者收治流程及对医护技人员从感控角度出发的人文关怀,提出“精益化管理、精细化感控”的理念。
会议卫星会由凯杰公司的牛焱焱博士介绍结核感染IGRA技术的新进展。IGRA是辅助诊断结核感染的重要工具,但许多非结核专业的临床医生并不熟悉IGRA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通过这一讲题,大家对IGRA检测结果有了更准确的临床解读。本次会议也得到凯杰公司大力支持。
研讨会圆满结束,曹彬教授最后感谢诸位专家的无私分享和精彩讲解,感谢与会者的认真专注和热情参与,希望呼吸病专业、感染病专业的医生对结核病诊治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有所提高,期待呼吸病学与结核病学更多地的学术交流。
供稿:崔晓敬 中日友好医院
责任编辑:王一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