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1 22:39
作者 王一民
经过细心筹备,中国医促会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分会及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共同协作下,第一期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多学科论坛于2018年3月13日在中日友好医院顺利召开,会议现场热情满满,为乍暖还寒的初春的北京增添了一丝温暖,与会来宾来自医院管理部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药学、临床感染与微生物实验室、影像等领域,近百名专家共聚一堂,为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出谋划策。
AMS多学科论坛是中国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和中日友好医院共同主办的大会,每季度举办1期,旨在落实国家10号令《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扼制细菌耐药的通知》,推动各医院建立AMS体系及队伍,推动医院多学科会诊及MDT感染控制,加强呼吸、感染、临床微生物室、临床药学等学科发展,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会主席为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曹彬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主任翟所迪教授,曹彬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是综合医院医疗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事情,做好多学科协作是实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核心,综合医院需要核心管理团队参与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在这里曹教授强调,相关人员,尤其是核心团队的成员要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当成毕生事业来实现。
会议分别邀请代表临床抗菌药物管理的空军总医院张波院长介绍该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管理的行政政策经验,代表临床微生物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王占伟老师介绍微生物专家在AMS中作用和人民医院的实战经验,代表临床药师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的张弨老师介绍临床药师如何应用PK/PD原则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经验,临床+微生物+临床药师协作共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空军总医院张波副院长从医院行政层面讲述国家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细菌耐药现状的高度重视,介绍如何落实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以及空军总医院如何通过行政管理手段降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以及该医院特殊级别抗菌药物使用流程,及相应的奖惩制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王占伟老师从微生物角度讲述抗菌药物管理中微生物学专家的职能和重要作用,王老师通过多个临床案例详细阐述临床微生物学指导下如何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治水平,呼吁临床加强规范微生物标本送检,鼓励更多微生物学专家参与到临床的查房、会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张弨老师从临床药学的角度讲述在耐药环境下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从患者情况、致病菌耐药性考虑抗菌药物的剂量调整;同时分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学部在帮助临床抗菌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一民医生通过一例多学科会诊的病例突出微生物、临床药学、影像、临床科室多学科合作在危重病人临床救治中的重要意义。他作为一名热爱呼吸感染的临床医生发出心声:临床感染诊治的最大价值不仅是治好患者,而是在精确的微生物学和临床药学指导下给予患者最恰当的治疗策略,更是多学科协作下的最优化治疗。
会议尾声,王一民医生代表中日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团队发出邀请,希望更多地医院加入中日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协作团队中,期待更多关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经验供大家分享,期待更多精彩的反应多学科诊疗抗感染的病例供大家学习讨论。
现场:中日医院AMS核心成员全部到场
现场照片(二)

参会专家

健康所系、性命所托

现场互动
附:征集多学科抗感染讨论病例,要求:
1、微生物学或病理学确诊病例;
2、体现临床、微生物学、影像学、临床药学多学科协作精神;
3、不回避治疗失败病例;
4、病例以幻灯形式于4月20日前提交至wymderek@163.com邮箱。
投稿:王一民 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