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会议报道 > 【会议报道】中日医院-芝加哥大学耐药性研究合作国际会议纪要
【会议报道】中日医院-芝加哥大学耐药性研究合作国际会议纪要

2018-04-23 20:42

作者 邹晓辉

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是当前全球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际细菌耐药性问题异常突出,新型的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给临床患者的诊疗带来极大挑战。抗击细菌耐药性迫切需要全球合作,基于此,本月18~19日,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芝加哥大学计算机学院,美国阿岗国家实验室在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举办了“Conference on PATRIC: Fostering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国际会议,共同商讨国际抗生素耐药世界难题。

本次会议中方由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曹彬教授召集,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中科院,北京儿童医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华大基因等专家出席并做主题报告。美方由芝加哥大学Tom Brettin教授召集,邀请了美国阿冈国家实验室,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相关专家出席会议。双方专家带来了新一代测序技术,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用于耐药性基因发现,宏基因组学病原鉴定,呼吸道微生物组学等深度前沿的报告。

中日医院曹彬教授在答疑

芝加哥大学Tom Brettin 教授在介绍PATRIC项目

会议由曹彬教授和Tom Brettin教授共同主持,Tom Brettin 教授首先介绍了PATRIC项目的研究进展及对全球微生物组研究的促进作用。PATRIC是一个交互式的微生物组学研究和分析平台,提供了微生物基因组注释、进化分析,高通量测序数据组装,微生物组学分析等工具。该网站界面友好,功能强大,并向全球用户免费开放,是微生物组学研究不可或少的研究工具。随后中日医院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实验室鲁炳怀主任,邹晓辉博士,刘超博士分别介绍了中日医院病原研究方面的进展,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和广泛讨论。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的NIAID中国负责人陈平博士介绍了NIAID的职责和项目,有望提高本院参加NIH项目的程度。

 NIH NIAID中国负责人陈平博士介绍NIH和NIAID项目

本次会议还邀请到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清华大学医疗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千人计划”陈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王建伟教授,杨剑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童贻刚教授,华大基因病原产品线总监李永军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雅薇博士等出席会议并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就机器学习在耐药性基因中的应用,健康人微生物组,下呼吸道微生物组,新型结核耐药机制,新一代测序用于病原鉴定等前沿课题进行了最新研究成果报告和充分的讨论,会议极大提高了中美两国在微生物组和耐药性研究的合作及认识。

❂ 军事医学科学院童贻刚教授在做NGS用于病原鉴定报告

❂ 中日医院鲁炳怀主任医师在做微生物检验技术主题报告


❂ 清华大学陈挺教授在做宏基因组数据分析主题报告


❂ 中国医学科学院王建伟教授在做呼吸道微生物组学主题报告


❂ 中日医院邹晓辉博士在做流感病毒变异主题报告


❂ 中国医学科学院杨剑教授在做结核耐药新机制主题报告


❂ 中日医院刘超博士在做肺炎克雷伯菌主题报告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雅薇博士在做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性主题报告


❂ 华大基因李永军博士在做宏基因组学病原鉴定主题报告

会议在最后的环节为中日医院与美国专家的圆桌讨论,双方就目前进行的项目进行了充分说明,并探讨了双方研究的共同兴趣,及派出访问学者进修等事宜。会议确定了双方今后合作框架,及今后联合研究的基础,确保双方合作取得圆满成功。

圆桌讨论

大会专家合影

投稿:邹晓辉    中日友好医院

审稿:曹    彬    中日友好医院

以上文章为京港感染论坛独家编辑,转载需要获得许可,并标明来源,投稿热 线:pidmi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