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读者】七年京港感染论坛中成长的我
【读者】七年京港感染论坛中成长的我
王一民/ 2018-12-02 13:34


华灯初上,歌舞笙箫,当第七届京港感染论坛落下帷幕的时候,我没有再凑在人群中合影。我悄悄地走了,带走了这届会议的所有精彩,心情澎湃激动万分,坐在出租车上回味过去七年京港感染论坛的丰富多彩,也梳理过去七年我自己的成长,我受益于京港感染论坛,我伴着京港感染品牌一起成长。

【初涉临床,少不更事】

2012年第一届京港感染论坛在北京朝阳医院十层报告厅举行,刚参加工作的我能够作为科室志愿者参加会议,还有幸汇报了课题组关于北京市肺炎监测网中腺病毒与鼻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那是我第一次在学术会议上发言,清晰地记得那段时间天天做幻灯,直到最后发言前的一晚还在修改幻灯,真正讲的时候紧张的不敢抬头与台下百余号听众互动交流,战战兢兢的汇报了自己的分析。

除了这份讲者的经历外,我幸运的见识了首届会议的组织者,著名的Elsevier公司的专业,他们对专家,对学术,对听众,对前后期宣传的把控让我十分惊讶,甚至与专家交流谦卑的态度,待人接物的细致,都让我记忆尤深,也让我对组织会议有了皮毛的认识。那时微信还是个山寨版的Talkbox,朋友圈也是鸡肋般的存在,“人人网”,“QQ空间”、“博客”似乎才是那时的主流宣传手段,能够将一次院级规模的会议,吸引1/4与会来宾是非京听众,这十分不容易。

褪去青涩,我开始钻研会议的讲座,同时也从听课的内容中思考我对感染性疾病诊疗的认识,开始去用别人讲过的经验去处理我的病人,才知道陈佰义教授、王明贵教授,胡必杰教授、李太生教授原来都是感染病学领域的翘楚,才开始了解CRE,了解全基因组测序(京港感染论坛第一次做完整的关于CRE的内容是在2013年,同年邀请杨瑞馥教授做关于全基因组测序的主题报告)。

那会儿还在住院医规培的我真如海绵,疯狂的汲取知识,内科轮转让我开始有意识的除了关注各个系统的常见病外,还要注意各系统的感染,不至于只是个会看肺炎的感染科大夫或者只会看感染的呼吸科大夫(虽然现在看来,依然不敢说会看肺炎),应该讲积累的发热待查,血流感染、神经系统感染、泌尿系感染、骨髓炎等知识都是来自于那段时间的积累,而思维的训练来自于查房和京港论坛会议上大咖们的心得分享。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

经过3年的积淀,京港感染论坛规模壮大,参会人数呈几何指数增长,到第四届已经接近千人;同期的我,结束了住院医规培,开始形成了自己的一点点临床习惯(这里谈不上思维),只是雏形,虽然曾因成功沾沾自喜,但是还不完整,至少体系上还缺乏多学科诊治感染病的意识。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风物长宜放眼量。京港论坛开始关注多学科诊疗,开始号召“你我同参与”,于是有了“临床大查房”、有了“重症感染板块”,有了“临床药学”加入,有了“影像大观园”。我自己也从参与临床大查房,到筹划影像大观园活动,也开始在工作中琢磨“临微药共同诊治疑难感染病”。一直到今天,困扰我们的感染病的诊断难,有微生物专家的参与,病原诊断有时候只是你再给微生物讲一遍临床的病情,或者只是你拿着最新鲜的标本跑到实验室看着老师接种,甚至亲自接种那么简单,勤能补拙就是我理解“临微沟通”最大的真谛;困扰我们的重症感染的治疗困难,有了临床抗感染药师的参与,“细节决定一切”这句话才能发挥巨大作用,“人菌药”黄金三角才能发挥最稳定最巨大的力量。我才真正系统化的学习临床微生物知识,才开始知道药学不仅仅是看说明书那么简单。

一直到今天,京港感染论坛“临床大查房”、“影像大观园”、“临床医生+临床药师查房”的内容仍是我最喜欢的,因为这充分体现了沟通、协作的内涵,这也充分体现了感染病诊疗“思维”的建立。临床医生才会试着站在微生物和药学的角度去思考疾病,我自己结合肺炎的诊疗也提出“肺炎,以病原为核心,还是以病人为核心”的思辨,“曲霉菌的两面三刀”的全面分析,“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路线图”等等,虽然没有写成科学论文,但是也用一点点精神感染了一部分同道,更交到了很多“跨界”良师益友,比如宁永忠老师、鲁炳怀老师、余跃天老师、孔旭东老师等。

【不忘初心,坚持热爱】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相信,所以自信”这是京港感染论坛创始人曹彬教授总爱说的一句话,在感染病规范诊治的路上需要这种精神,需要每一个小人物都以此为己任,最终才能实现“所有感染病都有病原学证据”的理想。

经过七届的积淀,未来京港感染论坛将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精彩,也许会走出北京,成为真正的全国年会,也许会走出国门,开展更深入的国际交流,也许会更多学科参与,融合更多的学科特色处理感染问题。这是我们值得期待的。我想,京港感染论坛不仅仅是一项学术会议,更代表了一种精神,应该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应该发出代表着当今中国最权威最强有力的声音。

在这方面,我认为最有必要加强的自然是“遏制细菌耐药,加强抗菌药物科学管理”。从个人角度,有了感染病的诊治能力和临床思维,建立了肺炎的研究方向,我也该在未来为科学管理抗菌药物做一点社会贡献。这仍然是京港感染论坛带给我的成长,对未来思考的一种力量。我写过“谈情?没戏!如何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抗菌药物科学管理,唯数字论向真正合理用药的转变”等文章,目的想呼吁和吸引更多的朋友一起去做好这件事,即使艰难,也要试一试,因为京港的精神同样告诉我“要在试错中发展”。

七年京港感染论坛扎实了我的专业,梳理了我的思维,开拓了我的视野,升入“京港中学”的我,也该做点能给京港烙印贡献的事情,望与有志同道共勉。悄悄地离开会场,为了能看得清京港感染论坛的辉煌。

感恩京港感染论坛。


供稿: 王一民    摄影:武雍嵬